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南宝武、北鞍钢,世界第三钢铁“航母”正式启航!

作者:24发布时间:2021-08-23
重组后的鞍钢集团,以年产粗钢6300万吨的产能规模位列中国第二、世界第三,成为我国北方最大钢铁“航母”
 

  8月20日,鞍钢、本钢重组大会在辽宁鞍山举行。辽宁省国资委将所持本钢51%股权无偿划转给鞍钢,本钢成为鞍钢的控股子企业,鞍钢、本钢两家钢铁企业正式合二为一。重组后的鞍钢集团,以年产粗钢6300万吨的产能规模位列中国第二、世界第三,成为我国北方最大钢铁“航母”。

  一、“迟到”的鞍本钢铁集团

  早在2005年,鞍钢与本钢就曾筹划重组,并在沈阳举行了“鞍本钢铁集团”揭牌仪式。但由于种种原因,挂牌后相关工作并未推动,之后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后来又曾多次传闻重组,但均无果而终。

  在当时,“鞍本钢铁集团”的无疾而终并不是个例,国内钢铁行业也流传一句话:“兼并可以,平等合并的话两家都要死”,宝钢便花了17年时间才基本解决了上钢、梅钢十几万人的安置问题。

  与2005年成立“鞍本钢铁集团”不同,此次属于“新鞍钢”。

  今年4月,鞍钢集团开启筹划重组本钢集团事项。

  今年7月,通过辽宁省内国资无偿划转股份,使得本钢集团提高了对上市公司持股比例,提高了本钢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

  今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同意鞍钢集团对本钢集团实施重组,由辽宁省国资委向鞍钢集团无偿划转本钢集团51%股权,本钢成为鞍钢的控股子企业,该模式将更有利于推进两家钢企的资源、业务整合步伐,更快的形成合力。

  二、南宝武、北鞍钢,中国钢铁新格局

  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粗钢产量18.78亿吨,同比增长0.5%。其中,中国粗钢产量达到10.65亿吨,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粗钢总产量比重为56.7%。

  在企业方面,中国宝武集团以1.15亿吨的粗钢产量,蝉联全球榜首。目前,中国宝武正在有序推进山钢的重组进程,重组完成,中国宝武的总产量有望突破1.5亿吨。

  按照2020年粗钢产量,新鞍钢钢铁产量5555万吨,而据悉,重组后的鞍钢集团,粗钢产量将提高到6300万吨,位列中国第二、世界第三,超过河钢集团,成为我国北方最大钢铁“航母”。

  按照宝武集团的并购步伐,此次新鞍钢成立可能仅仅也是个开始,继续整合东北地区或外部钢铁企业,“南宝武、北鞍钢”的钢铁产业新格局也将顺势诞生。

  三、资源保障能力和话语权的提升

  大型钢铁集团的成立不仅提高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形成我国钢铁行业多强竞争的良性发展态势,在我国钢铁产业链薄弱的资源保障能力和产业链话语权方面将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鞍钢矿业资源掌控量达到286亿吨,铁精矿产量近3000万吨,自给率近50%,本钢铁矿石资源同样丰富,自给率接近35%,铁精粉产量近1000吨。鞍钢重组本钢后铁精矿产量可达5000万吨级,将成为世界前五大铁矿石生产商,进一步提高铁矿石产量和国内自给率,让国内铁矿资源真正发挥“压舱石”作用。

  宝武集团通过并购武钢、马钢、重钢、山钢等,获得了安徽、山东等众多国内铁矿石资源。同时,中国寄予希望的西芒杜铁矿项目也将由宝武集团主导。目前消息称,宝武集团通过前期初步调研,预计西芒杜铁矿3、4号区块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开发总投资约1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0.85亿元。

  为保障西芒杜铁矿开发事宜顺利推进!即使如宝武集团般的“庞然大物”也不敢独自“吞下”,将选择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联合开发。目前,新天钢、德龙集团董事长丁立国表示,将有可能参与西芒杜铁矿开发。

  无论是走出去与百年的矿业“寡头们”争夺资源,还是在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型综合的钢铁集团是我国必需品,也是急需品。

  宝武集团和新鞍钢集团领航下的中国钢铁产业,虽任重道远,但值得期许!
 

关注“driinfo",手机上同步看直接还原、钢铁业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