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3日至8月29日是第31届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8月25日是第9个全国低碳日,主题为“低碳生活,绿建未来”。中冶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围绕高技术高质量发展目标,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钢铁工业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碳排放行业,是在所有制造业领域中碳排放量较高的行业,也是落实碳减排的重要领域。面对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中冶集团紧紧围绕“冶金建设国家队”新定位,聚焦水、气、声、渣等环保要素“痛点”,在绿色化、低碳化关键核心技术上强力攻关,形成了一批先进、实用、高效的技术和产品,建起钢铁企业与当地政府、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动态循环体系,为我国钢铁工业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地保证了钢铁工业“双碳”目标的实现。
中冶京诚河钢宣钢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是全球率先总体设计建设富氢气体直接还原示范工程,用氢能源代替传统的碳能源,将大幅降低炼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达70%以上,实现全国首台套氢冶金技术装备的国产化率达到60%以上。
中国二十二冶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氢基熔融还原法高纯铸造生铁项目成功出铁标志着世界领先的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术成功落地转化,可实现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38%,粉尘排放减少89%,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1.2万吨,是推动传统“碳冶金”向新型的“氢冶金”转变的前沿技术。
中冶南方湖北顺乐钢铁有限公司装备升级异地技改项目电炉炼钢工程采用电炉炼钢→炉外精炼→连铸连轧“三位一体”的短流程炼钢工艺路线,选用了国际上先进的量子电炉和连铸连轧技术,降低能源介质消耗,可实现碳减排65%至75%,节省综合能耗45%至50%。两座100吨量子电炉投产后,工序能耗将低于50kgce/t,每年比原生产工艺节约7万吨标准煤。
中冶长天宝钢660平米特大型烧结及烧结烟气净化项目采用了中冶长天自主研发的烧结全过程系列核心技术及装备,工序能耗低至42公斤标煤,比国际先进标准值降低了5公斤;生产每吨烧结矿消耗的空气量由5300立方米降低至2000立方米;首创了两级吸附技术方案,实现了污染物超低排放。经统计,烧结工序年减碳量约6.1万吨,能耗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冶长天湛江钢铁2×550平米特大型烧结及烧结烟气净化项目采用了中冶长天自主研发的烧结全过程系列核心技术及装备,整体生产效率指标、能耗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烧结机漏风率控制在25%以下,远低于传统密封技术的漏风率;工序能耗比国际先进标准值47公斤标煤降低了5公斤;打破了日本活性炭法烟气净化技术的专利技术壁垒,实现了超低排放。经统计,烧结工序可实现年减碳量约3.4万吨。
中冶赛迪宝武铝业光伏综合能源服务工程不仅采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安全环保无污染,并且不占土地进行光伏系统的安装,年均发电量约991万度,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368吨。
中冶赛迪韶钢屋顶光伏发电工程光伏装机容量为28.96MWp,创新运用绿色能源,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建成后年均发电量4.79亿度,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0.6万吨,助力企业和地方政府主动完成绿电消纳指标。
中国华冶内蒙古亚新隆顺特钢有限公司180平方米烧结机余热利用总承包项目利用180平方米烧结机配套环冷机高温烟气余热,通过余热锅炉产蒸汽发电,物料加热采用环冷机三区较低温烟气,环冷机一区二区烟气经余热锅炉循环利用产蒸汽拖动汽轮机进行发电,年可减少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减排1200吨二氧化硫等。
中冶京诚山西通才93MW超高温亚临界煤气发电项目是国内第一套钢铁企业低热值煤气亚临界空冷发电机组,大幅度提高现有煤气资源利用效率,达到综合循环利用,低碳节能减排的双重效果,具有非常好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中冶南方广西盛隆冶金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配套发电项目是在煤气发电领域首次应用超临界发电技术,将煤气发电能源转换效率从最初25%左右提高到如今40%以上,显著提升煤气利用效率,减少碳的排放,还可通过碳交易市场出售节省的配额提升冶金企业收益。
中冶京诚济源钢铁2X80MW高温超高压煤气发电节能改造项目荣获全球“2019基础设施年度光辉大奖赛”特别荣誉奖,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标煤16.4万吨,减少外购电量近12.4亿kWh,折吨钢成本降低70元,每年减少高炉煤气放散37.2亿标准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8万吨。
中冶京诚安丰钢铁镀锌生产线退火炉项目采用中冶京诚冷轧退火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基于年产30万吨的冷轧板连续退火或镀锌机组,每年可节约天然气合计290万立方米,二氧化碳减排5585吨。该技术已应用于宝钢黄石镀铝锌、河北安丰镀锌、台湾尚承镀锌等多个冷轧项目。
中冶南方河钢塞钢加热炉项目是塞尔维亚首座蓄热式智能加热炉,相比常规燃烧加热炉,排放降低50%以上。项目应用的烟气反吹扫技术,单座加热炉一年可减少一氧化碳排放75%以上,应用的智能燃烧技术,可降低能源消耗6-8%。
中冶北方河北天柱钢铁城市钢厂搬迁改造2X318平方米烧结机工程采用了中冶北方自主研发的烧结全过程系列核心技术及装备的应用,可以使烧结工序能耗大幅降低,预计每年节省的电量折合标煤约16.74万吨,在实现污染物超低排放的同时,每年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4.182万吨。
中国华冶燕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3#、4#、5# 300平方米烧结机烟气内循环改造项目利用烟气循环系统减少烟气量的排放,通过内循环系统减轻脱硫脱硝系统负担,降低能耗最大限度地实现提质增产和节能减排的双重效应。建成后固体燃料消耗每日降低280万kg/台,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5940吨,NOx的排放减少8935吨。
上海宝冶梅山钢铁能源部循环水系统节能改造项目采用定制循环水节能系统,通过采用泵、阀一体化智能控制技术,节电空间能占整个循环水系统总耗电量约20-30%,平均每年可节省标煤约2428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5292吨,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
中冶京诚云南云天化梅赛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5万吨/年二氧化碳尾气回收项目采用中冶京诚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利用技术,分为一级捕集、二级精制,项目投用后,各项运行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显著。
中冶长天宝钢660平米烧结机超低能耗长寿型点火保温炉改造工程运用中冶长天自主研发的超低能耗长寿型点火保温技术及装备,实现了点火炉系统在确保点火质量基础上的能耗大幅降低,最低能耗较世界先进水平节能30%。该项目改造后较改造前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达1.2万吨,标志着烧结大型关键装备超低能耗技术的突破,有助于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中冶京诚沙钢CASTRIP超薄带铸轧生产线项目为中国首条、世界第四条、国际上最先进的双辊薄带铸轧生产线,中冶京诚首例使用BIM平台完成了全过程设计。项目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国产化,取得相应专利20余项,国产化率达90%以上。作为热轧产品使用时吨钢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是常规热连轧流程的16%和25%;冷轧产品其吨钢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是“常规热连轧+冷轧流程”的13%和18%。
中冶京诚安钢100吨电炉复产改造工程应用了中冶京诚新型预热电炉工艺及装备技术CERI-S1-Arc,采用新型“竖井+推钢机构+水平加料” 的复合型废钢预热技术、全程“高温烟气+急冷预热锅炉+活性炭吸附”的二噁英超净消除技术、粉尘和二噁英协同消除技术、活性碳吸附+电凝并的耦合布袋除尘技术,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推广到安阳、营口、联峰等企业。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