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欧盟“碳关税”(碳边境调节机制, CBAM)在欧盟理事会获得通过。这是世界上首个以“碳关税”形式应对气候变化的提案,将对国际钢铁贸易和钢铁行业低碳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政策的落地实施将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的钢铁行业,尤其是高炉-转炉长流程的钢铁企业带来重大挑战。
碳关税,也称边境调节税(BTAs),是对在国内没有征收碳税或能源税、存在实质性能源补贴国家的出口商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是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借"环境保护"的名义推行"碳关税",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碳关税”对我国钢铁企业的影响:
近年来,受欧盟对我国钢材多次以反倾销为由征收高额关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因素影响,欧盟自我国进口的钢材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从长、短期来看,欧盟“碳关税”可能导致我国对欧盟钢铁出口量下降,但该政策能够促进我国钢铁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重塑产品出口低碳竞争力。未来,我国钢铁企业将通过优化工艺流程、调整能源结构、应用节能降碳技术等手段降低碳排放,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关税”,中国钢铁企业当前最主要的着力点是能源系统的变革,能源系统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要从目前的化石能源为主,转变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不仅仅要实现零碳排放,很可能实现负碳排放,来支撑经济社会实现碳中和。除了能源行业以外,工业、农业、交通、建筑的碳汇部门都要努力。还包括钢铁行业要创新工艺,以碳中和的要求为导向,提高效率,减少能源使用,解决自己内在的碳排放。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兼总工程师李新创表示,应该在降碳中发展,在发展中降碳,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特别是对钢铁行业来讲,如何促进目前具备优势的长流程炼钢方面的低碳排放,这是中国钢铁发展的关键。同时,把握好能源结构转型的节奏是关键,碳中和路径下的新经济业态将需要大量的金属和关键矿物质,其生产规模应与中长期低碳转型路径相一致。
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现状:
钢铁行业与离散型装备制造等行业不同,属于流程型制造行业,也是资本密集和设备密集型工业,具有以下生产特点:产品结构固定简单及排程作业较为困难、生产管理复杂、质量管理难度大和设备管理要求高(如超高功率电炉、钢包精炼炉、连铸炉、高刚度连轧机组等)。在钢铁行业的多数企业中,信息化管理尤为重要,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现状是:
1. 各个工艺流程的自动化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形成所谓的信息孤岛,生产数据不能实现共享;
2. 生产排程/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了解生产现场的状况;
3. 信息来源不一致,不及时,使管理层在决策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4. 缺少基础数据,企业管理与生产过程不能融会贯通,ERP系统容易变成空中楼阁。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