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四川:发布《关于开展电炉短流程炼钢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作者:1发布时间:2022-06-27
 为促进四川省电炉短流程炼钢高质量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6月22日,四川省经信厅印发《关于开展电炉短流程炼钢高质量发展引领工程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
2025年,四川省电炉短流程炼钢基本形成先进企业集群化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体系完善、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先进的发展格局,探索出绿色、智能、创新、高效、协调的示范模式,总结出一批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实践经验,助力全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发展目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现状

2025

1

电炉短流程炼钢产量全省占比

%

26

40

2

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

%

0

100

3

废钢加工能力

万吨

1100

1500

4

人均产钢量(特钢除外)

/

1200

1500

5

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

70

90

6

能效标杆水平企业比例

%

50

100

7

资源综合化利用化率

%

90

98

8

钢铁行业规范企业(电炉短流程炼钢企业)

1

12

9

废钢加工准入企业

11

20

10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0

3

11

发布电炉短流程炼钢标准

10

12

发布电炉短流程炼钢技术专利

10

《方案》提出,创建世界先进的电炉钢产业集群、打造绿色低碳安全循环产业体系、提升资源综合保障能力、加强数智化创新能力建设。明确打造西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绿色低碳汽车零部件加工基地、争创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拟制定一批先进适用的标准等一系列目标。详情如下: 

创建世界先进的电炉钢产业集群 

优化电炉短流程炼钢产业布局。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通过兼并重组、改造提升,布局改造一批符合节能环保和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生产基地,建设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探索氢冶金直接还原铁与电炉短流程炼钢融合发展示范。打造电炉短流程炼钢生产龙头企业,合理布局上游原辅料生产、废钢加工配送、下游钢材产品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开展电炉短流程炼钢“三品”工程。围绕下游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优特钢产品比例,重点发展高强度建筑用钢、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用特殊钢、高端工模具钢、精品不锈钢及深加工产品,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提升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水平。建立健全电炉短流程炼钢产业与废钢、石墨电极、铁合金、耐火材料、用钢产业等上下游合作机制,加强电炉短流程炼钢企业与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协同共生、耦合发展,推动原辅料升级换代。构建绿色建材—建筑产业链、打造西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绿色低碳汽车零部件加工基地、建设工模具钢及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钒钛微合金化高强度结构钢生产研发基地、建设涵盖机动车不锈钢零部件、建筑装饰用不锈钢配件以及不锈钢五金制品的产业集群。

专栏1 产业布局优化

电炉短流程炼钢基地布局。依托现有电炉短流程炼钢企业,通过产能置换,进一步优化成都、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遂宁、乐山、达州、雅安、眉山等地的生产基地,形成网络化、分布式布局,深度融入区域市场,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产品深加工布局。根据下游用钢产业分布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基础,在成都、泸州、绵阳、乐山、眉山等城市布局一批钢材产品深加工基地,与地方制造业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产业特色的深加工基地。

配套产业布局。石墨电极供给方面,在雅安等地区布局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强化电炉钢企业与炭素企业协同合作,提升石墨电极保障能力。铁合金供给方面,强化电炉钢企业与雅安等地具备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的优质铁合金企业协同合作,满足合金原料需求。石灰供给方面,发挥泸州石灰石矿产资源优势,配套建设石灰生产线项目,提升石灰供给能力。

打造绿色低碳安全循环产业体系 

打造绿色低碳电炉钢标杆企业。以促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重点打造若干家短流程炼钢标杆企业。深入推进电炉短流程炼钢绿色工厂建设,全废钢电炉短流程炼钢企业综合能耗全部达到标杆水平,每个生产基地打造3个左右具有代表性的绿色设计产品。 

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推广电炉短流程炼钢二次、三次除尘等颗粒物防治技术,严控粉尘排放,开展内部节水改造。推进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大宗物料产品清洁运输等超低排放改造,推进原辅料运输车辆清洁化,积极开展环保绩效创A工作。 

加快节能改造和能效提升。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技术,开展绿色高效先进节能装备应用示范,淘汰低能效生产装备,推广设备、工艺、系统“三位一体”先进能源管理模式。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推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向电炉短流程炼钢企业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实现能源供给多样化、低碳化。 

推动高水平产城共融。充分利用“城市矿山”,促进电炉短流程炼钢企业与“无废”城市建设融合,打造集钢厂观光、科普研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工业旅游示范地,争创国家4A级工业旅游景区。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与预警技术应用。

专栏2 绿色低碳转型

开展有组织稳定达标行动。因地制宜选择成熟适用环保改造技术,开展采样孔、采样平台规范性和在线监测规范性改造。采用湿式静电除尘器、覆膜滤料袋式除尘器、滤筒除尘器等先进工艺开展除尘设施改造。采用低氮燃烧等技术开展轧钢热处理炉改造。

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检测。全面梳理电炉钢企业无组织排放源清单及配套措施符合性清单。开展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大宗物料产品清洁运输等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力争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加强电炉钢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确保排放物稳定达标。

积极推进短流程钢铁企业绩效分级创A工作。加强对重点电炉钢企业帮扶指导,积极解决企业绩效分级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提升绩效等级,积极推进环保绩效创A工作。

实施节能改造提升。推广应用废钢预热连续加料、烟气余热回收利用、免加热直轧、汽化冷却等先进成熟的节能工艺技术,退出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淘汰落后电机,提高能效利用水平;借助能源管控系统等智能化平台,提高资源管控和利用水平。

强化绿电资源应用。在光照资源丰富的川西地区,充分利用车间屋顶闲置空间,推广应用光伏屋顶发电技术;在雅安、都江堰、泸州、遂宁等水电、风电较为集中的地区,探索电炉钢企业与周边风电场、水电站建立深度合作机制。

提升资源综合保障能力 

建设废钢资源高效回收加工配送体系。加强西南地区废钢资源合作,实现年加工配送能力1500万吨以上,打造3家以上废钢加工配送标杆企业集团,建成20个以上报废汽车拆解中心,推动汽车拆解中心与电炉短流程炼钢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合作关系。 

规范废钢交易与质量管控。打造西部地区废钢交易中心,促进废钢资源的收集、流通。制定一批废钢铁产品分类、质量控制、检验检测及废钢加工设备等标准和技术规范,推动废钢资源精细化分类配比和重量管控,降低炼钢过程能源、资源消耗。  

提高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和危废处理能力,固(危)废处理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固废资源化率达到100%,资源综合化利用率提升至98%以上。

专栏增强资源保障

废钢资源加工配送及资源综合利用。依托生产基地建设加工配送中心,满足生产需要;配套建设除尘灰循环利用项目、钢渣余热自解热闷处理项目等,提升固废资源就地转化利用能力。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川西北生态等经济区建设汽车拆解中心。充分利用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集中川内冶金渣资源建设钢渣尾渣制备混凝土骨料项目、钢渣制备微粉资源化项目、碳化法钢渣尾渣综合利用项目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建设废钢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四川省西部地区废钢交易中心地位,由重点企业牵头搭建西南地区废钢交易中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废钢资源保障能力。

提升废钢资源标准化水平。由重点企业牵头编制废钢采购、使用的团体标准,明确外形尺寸、加工方式、化学成分、夹杂物含量、洁净度等废钢质量要求,实现对废钢资源分类分级利用,提高废钢资源利用水平。

加强数智化创新能力建设 

推动技术和装备创新。支持创建省级电炉短流程炼钢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发展拥有核心技术的新型电炉装备,发展绿色环保高效的冶炼技术、特钢短流程智能制造技术,以及建筑用棒线材的连铸坯免加热直轧、无头轧制等高效低碳技术。 

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构建智能化体系,突破一批电炉短流程炼钢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电炉短流程炼钢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制定一批先进适用的标准。制定一批电炉短流程炼钢的设备标准、技术规程、能耗、水耗和排放标准,规范废钢资源的使用以及企业的建设改造和生产运行,鼓励钒钛磁铁矿渣钢铁电弧炉冶炼单独建立能耗、水耗和排放标准并根据钒钛磁铁矿渣钢铁加入比例分别确定能耗值,形成《钒钛磁铁矿渣钢铁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积极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和团标优秀示范,促进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效率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前沿技术应用。通过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全面提高全流程质量管控水平。

专栏4 提升创新能力

开展智能制造提升行动。实施智能化改造工程,加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先进技术应用,推进集智能生产、智能运维、智能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工厂(车间)试点示范;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省级电炉短流程炼钢智能服务平台,汇聚政府、服务商、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资源,推动上下游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生产能力共享,打造多基地网络协同制造模式,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定位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冶炼、节能环保、特种冶炼等环节,支持建设省级电炉短流程炼钢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提升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及产品研发能力。

推广先进冶炼技术设备。推动自动密闭加料、废钢预热、余热回收、平熔池冶炼、密闭循环水冷却、烟道汽化冷却等绿色环保高效的冶炼技术和设备应用,突破一批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推进动态-有序、协调-连续界面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降低电炉钢冶炼单位能耗、水耗水平。

推进标准体系和品牌建设。围绕电炉短流程炼钢特色基础和资源禀赋,制定一批高水平行业标准,积极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和团标优秀示范。鼓励开展品牌培育体系标准贯宣、质量标杆和品牌评价活动,加强行业自律,以企业为主体制定品牌发展战略,精准指导和培育特钢品牌,促进电炉短流程炼钢示范集群质量品牌影响力提升。

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是推进钢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促进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是我国碳减排工作的重要一环。相比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纯废钢电炉短流程工艺可减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物排放量大大减少。受废钢资源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业以长流程为主(约占90%)、短流程为辅(约占10%),明显低于世界平均短流程占比。

随着短流程炼钢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行业预期短流程炼钢在国内占比将从当前的10%提高到2025年的15%-20%。同时支持1:1的新旧产能置换,后续政策出台电价方面也将不再执行加价措施。  

短流程炼钢的发展也促进了废钢产业的强大。为保障钢铁生产的原料供应,确保钢铁生产的精料入炉,国家政策也积极加快升级并实现废钢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强引导回收、拆解、应用(钢铁、铸造)等企业通力合作。  

钢铁企业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选择成熟、稳定、可靠的技术。要突出重点地区、重点环节,大气环境改善压力大的地区要加快进度,积极推进长流程转短流程炼钢,突出重点、稳中求进,高标准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助力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来源: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