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市场形势倒逼企业减产,有代价也有希望

作者:24发布时间:2022-07-12
一波近乎断崖式的下跌,让钢企亏损面大幅增加。钢价大跌、效益收缩、需求疲软……
 

  一波近乎断崖式的下跌,让钢企亏损面大幅增加。钢价大跌、效益收缩、需求疲软……钢铁企业正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中艰难前行。

  7月8日,我的钢铁网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用“慢跌不如快跌,长痛不如短痛”来评价6月份的市场行情。“只有经过这样大幅度的下跌,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律减产的时候到了。”他坦言,“当前的市场形势倒逼了钢企加大减产力度,尽管倒逼的代价有些大,但也只有如此,钢市才有望实现‘喜从悲中来’。”

  从供给来看,6月份钢铁行业PMI(采购经理指数)生产指数环比回落8.6个百分点至34.1%,处于历史低位。据统计,最近连续4周,五大品种钢材周产量环比分别减少21.31万吨、17.71万吨、16.12万吨、26.15万吨,累计下降81.29万吨。钢企除了大面积减少废钢的添加外,陆续开始对高炉进行停产检修,这也是从当前钢企盈利状况角度考虑的最佳选择。

  此外,今年粗钢产量压减政策的延续性实施已经排上日程。“如果第二季度经济增长至少完成‘保平’任务,那么钢企稳产甚至增产的压力将减小,随时可以开启政策性减产。”汪建华推算,届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减产力度或许要适当大些,汾渭平原、长三角甚至珠三角地区也都将或多或少进行减产。

  “如果对产能置换的企业给予适当补偿,且其他企业至少完成‘平控’任务,那么全年供给规模或许就可以与需求基本匹配。这样就能扭转大幅亏损的局面,确保行业利润保持在合理区间,钢价届时也将迎来反弹。”汪建华表示。

  实际上,当前市场基本面的转好迹象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建筑业PMI为56.6%,环比回升4.4个百分点。制造业PMI环比回升3.1个百分点至52.8%,重回扩张区间,向好态势依旧。从钢铁行业PMI来看,虽然新订单指数环比回落6.5个百分点至25.9%,但从6月底建筑钢材周度日均成交量从15万吨回升至17万吨来看,需求有所改善。

  汪建华根据业内机构的预测分析道:“7月份钢材需求有望触底回升。除了家电行业新增订单或将环比下降5%之外,钢结构新增订单环比有望增长11.7%,机械行业新增订单环比有望增长13.12%,汽车行业新增订单环比有望增长10.26%。”

  利空情绪得到一定释放,是汪建华认为7月份钢市行情有望转好的另一大原因。6月份,螺纹钢期货价格最大跌幅达到760元/吨,期现货价格基本调整到2021年春节前后的低位水平。“从今年上半年的高点来看,螺纹钢期货价格和热轧卷板期货价格分别下跌1116元/吨和1188元/吨,跌幅并不算小。应当说,利空情绪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释放。”汪建华补充道,“另外,此轮钢价大幅下跌有大量套保资金进入的影响,由于现货销售不理想,且现货价格下跌速度较快,盘面仍有大量套保单。这些套保单一旦解锁,将有利于盘面反弹。”

  汪建华预计,7月份钢材期货价格有反弹空间,有望带动现货价格反弹,不过现货反弹幅度将小于期货反弹幅度。

  最重要的是,宏观预期再次增强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6月22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明确指出中国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汪建华说:“这次重要讲话消除了市场的诸多顾虑,增强了市场向好预期。”

  此外,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在出席CMF季度论坛(2022年中期)时表示,可以考虑增加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的发行,来进一步推动内需的扩大。“我国历史上先后4次发行特别国债,分别是在1998年、2007年、2017年、2020年。”汪建华介绍道,“特别国债的发行对当时经济稳增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相关机构预测,如果短期内成功发行特别国债,或能接近实现今年初的经济增长目标,也将进一步提振用钢需求。此外,行程码取消星号、查询结果覆盖范围调整为7天等防疫政策的改变也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活动快速回升。”

  “供给(减产)决定价格方向,需求决定价格弹性。”汪建华预计,进入7月份,随着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重新树立和疫情防控政策的合理调整,各项政策开始逐步发力,钢材供需矛盾有望缓解,钢价有望震荡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