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苗头,但恢复态势仍待进一步稳固。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社会融资和人民币贷款增量明显回落。下一步,货币政策应更加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外部平衡,从多个方面加大实施力度,既要维护物价稳定,更要促进经济增长,提振信心和预期,更好地助力经济社会恢复。
当前国外疫情仍然持续,俄乌冲突仍在进行,外部环境更趋不稳定和不确定;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政策的重要部分,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基调、措施以及具体操作关系宏观经济大盘,影响市场信心和预期,因此备受关注。而当下挑战较大的是,货币政策如何在稳增长和防通胀方面寻求动态平衡。
日前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称《报告》)高度关注全球通胀高涨,认为“高通胀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挑战;本轮全球通胀走高的粘性与持续时间比以往更加严峻”。近年来,受多重复杂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如石油、煤炭价格上涨较快,欧美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率高企,给我国造成一定的输入性通胀风险,增强了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成本,抑制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复苏进程。不过今年来情况发生变化,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缓解。虽然多数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但受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美联储加快加息等因素影响,近期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回调。
《报告》认为我国“全年物价水平将保持总体稳定”。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物价形势与欧美国家不同,未来通胀压力并不大。这一轮欧美主要经济体通胀高企主要原因在于为刺激经济增长,欧美国家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导致总需求过度旺盛,物价水平全面上涨。而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相对稳健,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并未实施“大水漫灌”的宽松手段。此外,虽然我国上半年宏观经济有所恢复,但经济增速仍然偏低,市场需求仍然偏弱,而供给相对充足,出现价格全面上涨的通胀可能性较低。从7月数据看,CPI同比上涨2.7%,低于市场普遍预期,通胀形势温和可控。
所以,下一步应转变观念,努力做好稳增长和防通胀的平衡。首先,稳增长是首要目标。下半年要实现“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目标面临一定挑战。因此,宏观政策要加大发力,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继续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和实体经济稳步恢复,提升企业投资需求和居民消费意愿。8月15日,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和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其次,要综合研判国际国外物价走势,保能源和粮食安全,加大对重点民生商品的供应,将物价控制在合理水平。总之,应继续落实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采取更加切实有效措施,统筹平衡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加快恢复、步入正轨。
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因此,下一步我国应从四个方面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推动信贷总量稳定、结构优化,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力度。
一是用好总量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仍有一定调降空间。因此,下一步应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金融机构提供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观能动性,并向市场发出稳增长、促发展的明确信号,稳定市场预期和信心。同时,引导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适度下行,激发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
二是突出结构性工具作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行业定向“输血”,优化信贷结构。《报告》设立专栏《近年来信贷结构的演变和趋势》,更加重视信贷结构调整。应用好定向降准以及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保持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力度不减;用好碳减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等专项再贷款,提升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信贷占比,对冲房地产等领域贷款等下降。
三是加大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力度,更好地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房地产市场是重要因素。应落实好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求,加快调整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对“保交楼”项目给予专项支持;针对房贷,可下调首付比例、取消“认房又认贷”、降低贷款利率等。三四线城市可探索推出三套房贷政策。
四是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有效引导和正向激励。应适度放松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阶段性下调相关监管指标,提高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意愿。对中小银行,应放宽支农、支小再贷款申请条件,支持发行金融债及资产支持证券;加大支持中小银行发行永续债、可转债等工具补充资本,优先支持中小银行上市,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和稳健发展能力。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