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钢厂远离国内矿 “矿业板”萌动

作者:188发布时间:2011-05-09

188.97亿吨,这是中国国内已经探明可规划利用的铁矿石矿区所拥有的资源储量,这个规模是2010年中国钢铁行业铁矿石总需求量的近20倍。

  拥有如此多的铁矿石储量的中国钢铁行业,为何还要频繁遭受海外铁矿石垄断的痛苦?而且又不断上演海外不计代价的疯狂找矿的一幕?

  本报从相关行业协会获得的数据或许更能突显上述矛盾。自2005年至今,中国包括武钢、首钢、中钢、重钢等在内的大中型钢铁公司在海外投资参股矿山数量达到27个,这些海外矿山预计每年为中国形成的铁矿石权益矿达到1.5亿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最近几年中国建成的矿山数量仅为15个,产能9850万吨。

    事实上,随着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不断走高,国内铁矿也已经成为钢铁企业争夺的战场之一,不过钢厂在国内找矿的势头不仅没有走出去强劲,也鲜有成功案例。中国大约一半以上的矿山都被一些从事矿业投资和开采的民营企业和投资客们揽入怀中。就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悄然形成:国内矿山正在远离钢厂。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顾问、中化工程党委副书记邹健说,上述局面的形成不仅是历史造成的,而且也与国内矿山开发的体制有很大关系。目前国家财政找矿的局面迫切需要改变,中国应该推动建立“矿业板”风险投资体系,这是铁矿石金融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地方保护令钢厂却步

  2002年铁矿石涨价潮开始之前,钢铁企业自有矿山的国产矿比例大约在80%左右。

  事实上,当时国内矿山生存状况非常很难。而一些钢铁企业也把矿山公司当成了包袱进行剥离,国内矿山的开采一度无人问津。但是随着中国加入铁矿石谈判之后,价格一路攀升,醒来的钢厂开始向国内矿山回流。而此时,留给钢厂的机会已经很少。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武钢就在全国各地找资源,但至今为止,武钢在湖北省之外得到落实的资源基本上没有几处。最近一个失败的例子是安徽霍邱铁矿,武钢为此曾努力多年,最终却被南钢拿下。

  即便是南钢也并没有全部拿下这个区域的整体铁矿石,霍邱铁矿的大部分被当地政府配置给了马钢集团,而这种配置是有条件的。

  霍邱铁矿位于安徽六安市,已探明储量达16.8亿吨,远景储量在20亿吨以上,位居全国第五、华东第一,是国内唯一刚开发的特大型铁矿富集区。

  在2006年至2007年数次开发霍邱铁矿石的沟通中,六安当地政府都向马钢提出要求,争取马钢在当地建设钢厂。当地政府一个更大的想法是,将马钢下属的城市型钢厂合肥钢厂整体搬迁至六安。

  但最终合钢搬迁至霍邱的计划没能成行,而马钢拿到的也只是霍邱铁矿的其中一块。

  此后,六安当地又引入首钢,条件是首钢出资联合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六安市政府进行战略合作,实施霍邱铁矿深加工项目。

  事实上,霍邱铁矿引入的第一个开发者是一家来自河北的民营企业,该公司后来更名为安徽大昌矿业集团。因大昌集团在当地的大手笔投资,2009年财政收入仅有7亿多元的六安市竟拿出了6亿元资金奖励大昌集团。

  就这样,一个在专家眼里看来原本应该整体开发的铁矿项目,几年内被拆分成几个小型矿山项目。

  而无论是大矿还是小矿,大钢厂拿不到开采权已经成为一种现象。2009年曾经轰动一时辽宁本溪大台沟大型铁矿——曾被中钢协引以为铁矿山谈判的重要筹码,最终也是被一家名为深圳市亿众鑫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拿下。

  邹健说,国内矿山开发方面还是有很多不公平的竞争,在资源获取上,大钢厂在潜规则方面不如小的企业灵活,“国家的政策是大矿大开,支持比较有优势的钢厂开发矿山。但是地方政府不这么考虑,必须在这边建钢厂,反正矿山开采的审批权在地方政府。”

  国产矿石价值几何?

  邹健认为,资源禀赋比较好的矿山存在过分的地方利益保护,与中国矿山资源储量比较分散的现状有关。

  铁矿石资源比较集中的河北、山西,基本上就没有大型的矿山,河北除了苏家营、山西除了尖山,其他基本都是中小矿山。此外,国内矿山大多品位低下,埋层较深,开采成本较大。

  比如辽宁本溪大台沟铁矿项目,探明储量超过30亿吨,远景储量预计达76亿吨,品位在25%~62%,是最近几年来国内新发现的为数不多大型铁矿之一,但它并不被业内专家看好,因为该矿已深入地下超过2016米。

  一位原冶金部地质勘探局的专家说,“如果从经济性上来说,这根本就不叫铁矿。埋藏在地下一两千米,品位低下,根本不具备开采价值。”

  中钢协的数据显示,全国到目前为止,有超过2070个铁矿石尚未开发,未动用的铁矿石资源储量达到了342.69亿吨。但据专家介绍,国内500米以下的铁矿基本都找出来了,随着矿石价格提升,国内现在已经开始了1000米以上的新一轮找矿。

  “如果矿石的矿体比较完整,而且比较大,适合大规模开采的,深到1000米的矿还是可以的,但在中国这几种条件都具备的非常少。”邹健说。

  这或许能解释在中国探明可利用的铁矿石已经有188.97亿吨的条件下,为什么钢铁企业的资源困境依然无解。

  南钢总经理杨思明曾表示,海外投资的矿山吨矿成本绝对不能超过60美元,这是目前国内多数矿山的成本线。而宝钢集团原铁矿石谈判首席代表刘永顺则表示,只有当国际铁矿石价格超过100美元左右时,国内矿山公司才能赚钱。这也让国内钢铁行业面临一个尴尬的窘境:只有国际矿石涨价,国内才能开采;从而才能降低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

  就算钢厂从海外买矿,然后开采经过海运、贸易商等种种工序,价格也要比国内矿山价格划算,钢厂出去投资肯定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内矿正被金融化

  国内矿山开发的现状,与目前铁矿勘探依然在延续过去多年的历史体制也不无关联。

  矿山勘探由国家财政提供支持,然后再实行招拍挂,勘探归国家、资源归国家,但实际的开采、处置权和收益权却主要在地方。同时,伴随着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不断走高,国内矿山已成为部分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新近发现的大型铁矿数量稀少,铁矿山受到了投资界的热捧。

  2010年初,江西吉安安福县灯盏窝铁矿被拍出14.6亿的天价。该铁矿平均品位不足28%,按国际标准属贫铁矿,地下200米以上资源储量为3652.8万吨。这样的铁矿,竟也在短短6分钟不到的时间内被一家民营企业高价拿下。

  徐向春分析称,现在的铁矿石涨到这个程度已是暴利行业了,必然吸引非常多的投资进入,都看中了现在这个价格水平会有丰厚的回报率,未来铁矿石产量和供应会大规模增加。

  与此同步,国内各个地方的矿权交易中心纷纷成立。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年间,国内成立的矿权交易中心近30家。这让业内专家感到担忧,前述原冶金部勘探局的专家表示,这将进一步加大铁矿石的区域局限,可能会更加将铁矿资源推离钢厂。

  在邹健看来,国内铁矿开发体制更需要改革的并不在采矿权,而在于勘探领域。如果单讲开采权,只会造成金融化现象在国内矿山领域更加突出。

  自2004年至今,作为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顾问,邹健和国内矿山行业专家一直呼吁在中国资本市场建立矿山勘探板块,以推动矿山的勘探和开发力度。“目前国际大型矿业公司都已采取这种模式,并建立起了专业的勘探和开发公司,国际上比较好的矿山其实都是在专业的矿业公司手中,而不是集中在钢厂手中。”相关专家表示。

  邹健说,我们现在忽略了勘探实际上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而国家目前把这个风险都转移到财政上来了,应该把这个交给投资者和风险资金来做。在他看来,政府应该通过对矿山开发体制的改革,把社会资金引入到对风险勘探行业来,而不是开采行业。

  最近几年,邹健关于在中国股市推出“矿业板”的观点,已经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他表示接下来需要矿山行业的专家和证监会进行充分的沟通和研究。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