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美德印韩越“钢铁荒”加剧?中国钢企利润下调7成,未来或将减产

作者:24发布时间:2022-11-30

  

  随着中国五次出手调整钢铁价格,五月份的钢铁价格终于出现较大幅度下调,中国的钢企利润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有数据显示仅今年4月份中国的钢铁出口量为797万吨,到了5月份的出口量暴跌接近34%,整月出口量仅527万吨。

  中国是世界上产钢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钢铁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据工信部的权威发布2020年中国的粗钢产量突破10亿吨,全世界的粗钢产量为18亿吨,中国再次凭一己之力超越了全球一半的粗钢产量。

  按理来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全球钢铁市场价格上涨对中国是有益的,中国政府实在没有必要多次出手调控钢铁价格,使国内钢企利润下滑近七成。但是中国政府当前不仅仅出手控制钢价,还对中国的钢铁产能进行调控严禁新增产能。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谈谈为什么全球钢铁市场价格会出现大幅度上涨,以及中国当前在钢铁领域所布的一局“大棋”。

  为什么钢铁价格上涨

  首先就是中国在近几年主动压低钢铁产量,前几个月还取消了部分钢铁的出口,又搞出了钢铁行业的指导意见,总的还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减少不必要的产能,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

  所谓提高产业集中度,就是中国的钢铁企业数量太多,买原料的时候互相竞争,卖成品的时候又打价格战。现在集中集中,大家一个声音,也别“窝里斗”,这定价自然就上去了。单是中国这边钢铁产能减少,定价上升就够国际钢铁市场价格往上涨不少。

  进入后疫情时代,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都恢复了经济发展的过程,甚至不同程度地加速自身的发展,这就产生了大量的钢铁需求。中国作为出口大国不仅要自己够吃,还要考虑全球的钢铁需求,疫情期间能出口钢铁的国家都没有中国恢复的那么快,指望它们承担全球的钢铁需求自然是不太现实。

  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量钢铁产量自然是有些供不应求,供不应求自然会使价格上涨,但钢铁产量每年都会有波动,即便国内国外的需求量大了些也不至于这么疯涨。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常见的经济现象,一件物品价格上调势必会引发囤货,而囤货又会进一步赋予商品时间价值,市场流通的供应量进一步减少,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而应发恶性循环。当前的钢铁市场就出现了这种情况,这也是钢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同时不单单是成品钢,就连铁矿石的市场由于其价格不断上涨进入铁矿石市场的资金增多,也出现了囤货的现象。这让本来就上涨的铁矿石价格不降反增。面粉贵了面包会便宜吗,铁矿石涨价了钢铁价格哪有不涨的道理。

  更重要的事,美联储在前一段时间疯狂印美元,给市场注水,这么多水就必须要被消耗。这就导致全球通货膨胀,大宗商品的价格势必会上涨,钢铁产业自然也是受到了波及的产业之一,而且是出现膨胀比较明显的行业。

  综上所述,中国对钢铁行业的改革升级,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导致的供不应求,资本市场不断囤货进一步减少货源,加上美国的“大放水”钢铁的市场价格也难怪一直是高居不下。

  钢铁的背后

  面对高居不下的钢铁价格,中国作为最大出口国,几乎在国际钢铁市场属于出口垄断,享有定价的话语权,自身钢铁产量也足够多那也会受到钢铁价格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的钢铁产量这么高可不是产多少卖多少,是因为中国目前正处于发展建设阶段国内钢铁产量需求旺盛,修桥要钢、建楼要钢、修路要钢、建造武器装备要钢、甚至建设用的挖掘机都要用钢。

  因此中国产的钢绝大部分是自产自用,国际钢铁市场上涨并不代表国内市场的价格就不会涨,中国每年如此庞大的钢铁需求,如果任由国际钢铁市场疯涨势必就会对中国的基建产生不利影响,这也就是中国为什么一再控制钢铁行业价格的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不仅仅是中国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都将因此受到影响,钢铁供需之间产生的缺口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基建发展,甚至延伸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由钢铁价格上涨引发下游产业生产出产品的通货膨胀。而这其中对钢铁需求量缺口最大的自然是美德印韩越等国家。

  他们当中要么是自己有矿有技术,但财大气粗,囤积资源、保护环境,人家就是不开,要么就是屁大点地方有技术但真没矿,没法炼够用的钢,要么就是有矿没技术或者干脆技术和矿都没有的。

  总之一句话,这几个国家本来就是指望进口钢过日子的,现在钢铁价格涨的那么厉害,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况且目前来看,中国控制控制钢铁产能,未来有钱也不一定真能买到够用的钢铁。

  面对当前的“钢铁荒”各国都做出了相应的措施,限制国内钢铁出口,降低钢铁关税等等用于降低本国的钢铁价格。尤其是美国,特朗普在任时期对欧洲的钢铁贸易关税上的制裁也被搁置,算是拜登政府送给欧盟的顺水人情。

  但估计也是看到了中国这个“基建狂魔”这二十年的发展成就,近几年美国也在提出要大力发展基建。还是那句话,要发展基础建设钢铁就是怎么着也绕不过去的硬性需求。

  所以与其说给欧洲一个顺水人情,不如说也是在帮自己一把。美国自身是有能力产出钢铁也有钢铁厂,他就是属于前文提到的财大气粗,有矿厂我不炼,我就是买。

  因此美国拜登政府提出的基建计划也很大几率会因为钢铁价格的上涨而宣告“破产”,这倒不是说美国没有那个能力自给自足只是目前来看确实不给美国那个重头再来的时间。

  随着美元的大放水,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已经非常严重,前段时间美国财政部还表示美国的通货膨胀将持续到2022年,因此拜登政府推行的基建计划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工代赈”蒸发或者转移美元中的水分。

  但是钢铁价格持续上涨,确实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施行这个计划,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看见钢铁价格的上涨更要看到其背后的通货膨胀才是最具有威胁,美国是这样其余的几个“钢铁荒”的大体也可以按这个思路走。

  中国布的局

  下面来解决最后一个问题,中国当前在布一个什么局。这个问题在前面也已经被多次提及了,中国在主动压低钢铁产量,减少出口,整合企业等等看上去是为了优化产业结构搞碳中和,间接性的可以提高铁矿石价格巩固自身在钢铁市场的定价权,但其背后我们依旧有可以深挖的地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和出口国,中国本土的铁矿石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即便有矿也是品质不高的贫矿,大多分散得很开。

  因此中国的铁矿石一直是对外进口,这也就是我们一对上澳大利亚就要打铁矿石战争的原因,澳大利亚和巴西是铁矿石的出口大国,中国每年都要从这两个地方进口大量的铁矿石。

  尤其是澳大利亚,中国对钢铁需求量大,就对铁矿石需求量大,即便中国在铁矿石卖方也是属于垄断,但是无奈加入这个市场的时间远没有西方国家早,因此在很多时候对于铁矿石方面我们并没有很好的定价话语权。

  疫情期间即便澳大利亚的经济一塌糊涂,有了中国这个“金主”澳元的价格并没有降低,加上铁矿石的定价权很大一部分在美日手上,铁矿石挖出来可以放一段时间,但是炼铁的炉子不能停,最后还要接受价格,这就导致中国的炼铁原料难免会被“扼喉咙”。

  但是中国能做的依旧很多,中国每年的钢铁产量是可控的,很多钢铁产业属于低端高耗能产业,污染严重效率又低。因此提出碳中和后国家发改委要求优化钢铁产业布局,提升质量。

  这样一来关闭一批此类钢铁产业,不仅是响应政府号召严控粗钢产能过剩的问题更能有效减少对外来铁矿石的依赖,遏制铁矿石价格上涨,如果把削减出来的这一部分进口量全部压在澳大利亚的对华铁矿石贸易量中,那就能有效应对来自澳大利亚的贸易威胁。

  随着当前国家不断关停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来看,短时间内国家将进一步控制钢铁的产量,特别是对外的出口量。这样一来,西方世界在中国铁矿石上扼制的“脖子”中国就在钢铁领域连本带利地扼回去。

  既然美国喜欢印美元买东西那中国就少生产点,调高价格,看你能印多少买,印钱就是给市场注水,注水就等着物价上升,物价上升就意味着通货膨胀,那商品就等着加税,加税就会影响股市这是一套流程,加上钢铁价格上涨,直接就影响了美国以工代赈的调养手,最后想搞基建还要购买钢铁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既然美国选择加水那就要做好被淹的准备,美国不能指望自己加的水还要拉中国一起承担,怎么着也要还回去点。

  所以中国控制住了钢铁这头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将西方国家给我们注的水一并还回去,同时倒逼国内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贸易地位还符合了国家发展的需要。

  所以无论未来钢铁价格是否会上涨,中国都将减少钢铁产能除去不符合国家发展的钢铁产业,因此美韩等国的“钢铁荒”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毕竟中国作为产钢大国,对于国际钢铁市场的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