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钢材价格不上不下、窄幅盘整的走势主要是受到钢材需求减少和钢材生产成本高企双重因素的影响。预计这种局面还将继续维持到春节长假之后。
刚才看了两则新闻,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春节长假后钢铁原材料下跌的概率很大。尤其是焦煤价格或许将成为钢铁行业“负反馈”的领跌品种。
第一则新闻是我国从蒙古国进口焦煤的主要口岸甘其毛都通关数创下历史新高,12月27日达到890车。本月合计进口18951车,日均焦煤通关车数为834车,为去年同期的7倍。
我国虽然是煤炭资源储量和产量大国,但是优质焦煤缺口较大,按年产10亿吨粗钢规模计算,需要5.7亿吨焦煤。目前山西焦煤供应量在5亿吨左右,其他7000万吨焦煤缺口在澳大利亚焦煤进口没有恢复正常的前提下,需要从蒙古、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进口。
因此,进口焦煤的增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焦煤价格的涨跌趋势。从上述新闻我们看到,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蒙古国焦煤进口增速恢复很快,2023年随着蒙古国铁路和我国铁路对接,预计焦煤通关数会突破3000万吨。
另外,2022年山西部分煤矿屡次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焦煤供给在3月份和11月份两次出现大规模减少,从而造成下游焦化企业焦煤库存紧张。相信2023年焦煤供给的这种不确定性因素会自行消失。
第二则新闻是12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22年全球煤炭开采企业利润增长了两倍,利润总额达到97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82亿美元。
全球排名第一的是能源巨头嘉能可公司,煤炭业务利润为132亿美元;排名第二的是中国神华集团,煤炭业务利润为122亿美元;排名第三的是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煤炭业务利润为95亿美元。
按《金融时报》提供的数据测算,看来2022年中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利润总额都无法超过神华集团了。中国钢厂以前年度利润经常是被四大铁矿石巨头吃掉一块,今年又被煤炭开采企业吃掉一块,估计会沦落到全行业亏损的境地。
说完上述两则新闻,我们不难发现,2023年,焦煤市场在蒙古等国焦煤供应量增加,以及预计粗钢产量减少3%以上的情况下,能不能维持目前价位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按照煤炭行业专家的说法,焦煤价格存在不少的泡沫,随着明年进口量的增加、动力煤价格的走弱、焦化企业需求量的减少,焦煤价格离挤泡沫的时刻不远了。
今年以来,整个钢铁产业链的利润集中在上游的焦煤和铁矿石开采企业,极大地扭曲了行业利润正常分配关系,长此以往将会给钢铁行业下游企业带来危害,相信这种局面不会长期维持下去的,钢材市场“负反馈”终归会到来。
有人会说,国内钢材市场“负反馈”必须是钢材价格下跌引发的,假如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钢厂利润恢复正常就不会有“负反馈”了吧?
我要说在钢材需求难以有效释放的背景之下,指望钢材价格大幅上涨,那也只能说是一场钢材市场的“强预期”之梦。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