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四川出台“指南”:2025年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规模迈上6000亿台阶

作者:1180发布时间:2023-01-06
   1月3日,经济和信息化厅印发《四川省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到2025年,培育2~3个超百亿产值的钒和钛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的海外稀土资源加工基地;培育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钒钛钢铁及稀土大企业大集团,推动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以上。

 

  打造世界级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基地,四川如何发力?

 

  看产业家底

 

  资源优势明显,但转化能力不足

 

  “四川在资源量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攀西地区的钛矿资源量世界第一,钒矿资源量世界第三,铁矿占全国铁矿资源量的11.6%;冕宁、德昌一带的稀土矿是全国最大的氟碳铈矿型独立稀土矿,具有分布集中、易采易选易炼等特点。

 

  虽然资源丰富,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能力与目标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以攀枝花钛为原料生产的钛合金水杯,却不是攀枝花制造。”攀枝花市天民钛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由于缺乏深加工能力,攀枝花钒钛旅游纪念品大多在外地生产,再拉回攀枝花贴牌销售,一圈下来,400元的钛水杯被推高到1000元。“这几年引进了一些加工企业,但是总体来说规模还不算大。”

 

  不仅是钛,钢铁、钒、稀土产业也存在资源转化率不高、规模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我省钢铁产业规模排名全国第11位,高端产品占比低,产品差异化、特色化不足,优特钢产品和深加工业存在短板;钢铁与钒加工业产能不匹配;稀土产业集中度不够高,矿山和冶炼分离缺乏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看布局引领

 

  跳出资源地,在全省布局产业链

 

  资源优势如何转换成产业优势?《指南》给出的答案是:跳出资源地,发挥其他市州的制造优势,在全省布局产业链。

 

  钢铁产业方面,《指南》提出构建 “一核引领、四擎驱动、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新格局。将发挥攀枝花大企业大集团的引领作用,打造先进钒钛钢铁材料“联合舰队”和攀西先进金属材料深加工基地;以内江、乐山、达州、江油等地的钒钛钢铁产业基础为依托,打造精品建材基地、不锈钢产业基地、含钒建筑钢材和特种钢材生产基地、高端特殊钢材研发制造基地等,推动钢铁产业综合利用向高端探索;依托全废钢电炉炼钢产业基础,开展示范引领工程,引导全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

 

  钒产业方面,建设“新能源+储能”钒电池储能示范项目,支持攀枝花建设“中国钒钛之都”、内江建设“中国绿色全钒产业基地”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全钒液流电池生产基地”,构建完善产业链供应链,打造钒电池储能产业集群,做钒电池储能产业的引领者。

 

  钛产业方面,打造攀枝花、德阳、宜宾三大钛化工生产基地。推进产城和产融结合,打造攀枝花钛金属生产基地。重点发展高端铸造、装备制造用新材料及高端产品、高端耐磨材料和冶金辅料等产业,持续推进钒钛新材料产业建链成群。

 

  稀土产业方面,《指南》锚定建成全国重要的稀土功能材料基地。提出加快冕宁、德昌稀土矿山整合发展,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推进乐山、凉山稀土冶炼分离产能集中布局;鼓励成都、绵阳、乐山、凉山、眉山、雅安等地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

 

  看路径支撑

 

  培育优势强企,重点打造产业集团

 

  “培育优势强企,是产业发展的引领。”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产业规模不集中问题,我省将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建设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生态圈,推动我省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错位、协同、共生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指南》给出培育目标计划,着重培育产业集团。支持特钢企业加强协同合作,推动组建特钢企业集团,壮大实力;推动钛化工和钛金属产业聚集,促进钛白粉、钛材及钛深加工企业协同共进,不断提高钛产业综合竞争力;支持资源循环型企业发展,生产循环利用新材料,打造钒钛新材料集群,做大钒钛新材料产业;推动稀土产业整合,延长产业链,深度发展应用产业,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军型企业。

 

  政策人才等方面,《指南》也量身定制了支撑措施,包括对开发钒钛磁铁矿和稀土矿给予用地政策支持;将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探索对外送清洁能源电力在能耗总量考核中进行扣减,满足关键项目所需指标;支持综合运用电力政策,降低生产成本;鼓励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急需紧缺技能人才,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