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挺起“国之重器”的钢铁脊梁

作者:1180发布时间:2023-01-12
   “我们小批量试制的低压缩比超高强钢板的综合力学性能非常理想,完全具备稳定批量供货能力!”

  “太好啦!太好啦!”“半年时间的日夜奋战值啦!”
 

  年终岁尾,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内,从生产现场赶回来的严玲同团队成员分享刚刚得到的这一好消息时,整个办公室瞬间沸腾了起来。
 

  作为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主任、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严玲与大家分享这份喜悦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下一步的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充分发挥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用,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更多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严玲说。
 

  身为“钢二代”的严玲,早已把“钢铁情结”融入骨子里。儿时记忆中,鞍钢双职工父母在单位加班是常态,听着孟泰、王崇伦等鞍钢老一代劳模故事长大的她,渐渐深刻理解了鞍钢人的奉献及其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
 

  传承钢铁意志,赓续红色血脉。严玲萌生了接过父母手中的接力棒,投身鞍钢建设、报效国家的想法。填报大学志愿,她选择的都是与钢铁相关的院校。1994年,严玲以优异成绩毕业,很多单位都向她抛来橄榄枝,但她毫不迟疑地选择了鞍钢,因为“要像父辈那样扎根鞍钢,奉献所学,钢铁报国”是她从未动摇过的信念。
 

  信念是明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进入鞍钢后,严玲始终坚持将科研方向瞄准国家需求,一路向前,作为主要参与者在国内率先开发出系列精轧螺纹钢筋,用于三峡大坝岩体锚固、路桥建设等国家重特大工程;主持研发的易切削钢填补了市场空白。
 

  当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号角吹响之时,业务能力出色的严玲被鞍钢委以重任,调入钢铁产品所造船和海工用钢项目组。“第一次接触到海工用钢材料的设计与研发,也第一次发现原来我们国家在材料领域有这么多的空白。空白意味着未知,也意味着有更多可能。”面对横亘在面前的一道道技术沟壑,严玲看到的是“钢铁报国”的机遇。
 

  2013年,我国最大的海工企业计划建造全球第一座,也是最先进的超深水钻井平台——“蓝鲸一号”,按照设计寿命25年,满足在全球95%的海域工作,并且能够承受12级风浪等严苛标准,准备在平台最关键的支撑部位选用F级超高强钢。然而,这却是当时国内钢企的空白产品。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状况,心急如焚的建造单位经过调研发现,只有鞍钢有这个研发生产能力。因此,企业迅速派人到鞍钢进行深入沟通交流。经过仔细研讨产品特性、辨识技术条件,双方签订了供货协议,鞍钢在3个月内交付钢板。
 

  接到任务后,严玲带领团队迅速投入攻关。熟悉科研工作的人都知道,高端产品的研发从材料设计、工艺制定、生产到性能评价,都是需要周期的。在试制进行到1个月时,面对材料强度、厚度和质量等级均大幅度提升的严苛指标,研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钢材表面的韧性已经达到要求,但钢板芯部的韧性和强度始终无法达到理想指标。”严玲回忆说,“受到厚度效应的影响,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芯部的强度和韧性指标会相应恶化,钢板在承受载荷时就可能导致整体发生脆断……”
 

  面对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严玲和团队成员从未想过放弃,内心的激情让他们忘记了隆冬的寒冷,迸发出一股股奋进的力量。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通过仔细分析排查冶金流程中的所有技术参数,找到了性能波动的原因。在多个关键工艺上做出创新性优化后,产品获得了优异的性能,实物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生产一线不分昼夜摸爬滚打两个月后,鞍钢成功突破这一关键材料生产技术,实现了钢板的稳定化生产和按期交付。
 

  2017年5月10日,“蓝鲸一号”重装登场,助力我国在神狐海域首次钻采可燃冰成功。“作为海工科研人,能够有机会参与‘国之重器’的建设,为实现‘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得知这一消息,严玲和团队成员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从业近30年来,严玲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工信部、辽宁省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0多项,不仅有力解决了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和建造各种超大型船舶急需的特种高端钢材难题,保障了我国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增强了我国造船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更为我国海工钢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作出了突出贡献,挺起了“国之重器”的钢铁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