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开辟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作者:24发布时间:2023-01-19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钢铁产业正在经历一个划时代的转变,钢铁需求总量减少,需求结构升级。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高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在增量中提质,而钢铁产业是在减量中提质。突出表现为房地产和基建用钢需求占比减少,能源转型和制造业升级的用钢需求占比增加。

        在新发展阶段下,必须充分认识钢铁产业提质减量的特殊性。钢铁提质减量,既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组成部分和必然结果。

        在新发展阶段下,为实现提质减量的总基调下,钢铁行业要推动技术创新,拓展新需求,优化产品结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数字化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这无疑对钢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阶段、新要求,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开辟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一、2023年钢铁延续下行阶段,钢产量下降1.4%左右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有的行业增长,有的行业减少,有增有减,有进有退。钢铁进入下行阶段,需求总量减少,需求结构升级。房地产和基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降低,能源转型,制造业转型升级。房地产和基建的关联度较高的钢铁需求,将会出现长期性下降。能源转型和制造业升级,是新发展阶段下钢材需求新动能的主线。

        2023年,钢铁行业延续需求下行的长期趋势。钢铁需求在下行的长期大趋势下,同时处在周期性波动中从触底到企稳的时期,处在新的10年投资周期和新的3-4库存周期的开始阶段。下行趋势和周期开始阶段两重因素叠加,形成钢铁需求长期下行,短期企稳的基本格局。

        2023年中国经济的韧性凸显,GDP增速5-5.5%左右,而国外发达经济体进入实质性衰退,钢材需求呈现出内需趋稳,外需不振的情况。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短期来自于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刺激消费复苏,属于恢复性增长,对钢铁需求拉动有限,持续性也不长;长期来自于经济结构升级。钢材需求的三架马车,房地产是最大的拖累,基建高增速中枢下降,制造业短期去库存。预测粗钢产量下降1.4%左右。

        二、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的内涵和面临的困难

        在新发展阶段下,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有新的境界,实现提质减量。主要目标:一是产业链供应链的更加安全;二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程度更高,绿色低碳的水平更高;三是产业组织和企业管理更优化;四是钢铁产品性能、质量、品种结构更优化。主要任务:一是建设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系,解决铁矿石、焦煤和焦炭的资源保障问题。二是实现钢铁全产业链智能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三是实现产业集中度、区域布局和要素资源配置合理化,实现企业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资源优化、财务状况良好。四是提升钢铁产品性能,扩大钢铁产品品种,升级品种结构。

        在提质减量的新要求下,钢铁企业面临突出的困难,需求总量减少、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创新难度加大三重因素叠加。一是需求总量减少,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加大。总量减少意味着部分企业要退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可能有30%产能要退出。由于小企业多,按企业个数计算比例会更大。二是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原燃料、劳动力、环境等要素成本上升和升级改造投资加大。在需求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市场占有率竞争、价格竞争、品种结构竞争,将会更加剧烈。三是技术创新难度加大。开发新产品满足新需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能源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等,都需要通过创新来解决问题。

        三、现金流是钢铁企业生存的基础

        在提质减量的新要求下,面对市场需求下行的局面,面对新一轮产能过剩,现金流的稳定与增长是钢铁企业生存的基础。

        202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1-11月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9395.77亿元,同比2021年64515.6亿元减少5119.83亿元,下降7.94%;累计实现利润983.08亿元,同比2021年3576.8亿元减少2593.74亿元,下降72.52%;销售利润率1.66%,同比2021年5.54%下降-3.88%。

        2022年,以吨钢利润与吨钢折旧之和作为简化指标观察现金流,1-11月累计,吨钢利润与吨钢折旧之和为333元/吨,比2021年626元/吨下降297元/吨,按产量计有10%以上产量的现金流为负。1-11月累计,129家样本企业中21家的吨钢利润与吨钢折旧之和为负值。11月当月,123家样本企业中,37家的吨钢利润与吨钢折旧之和为负值。

        2022年,国内32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上市企业总市值7462亿元,同比2021年9947亿元下降25%;企业价值(含货币资金)12677亿元,同比2021年15078亿元下降16%。

        钢铁企业营业收入、利润、销售利润率、现金流等经营指标和资产价值全面下滑,同时面临产能置换大规模资本支出产生的财务费用摊销,环保超低排放改造、能效提升、碳中和的资本支出。

        2023年,钢铁企业稳定现金流的工作最为紧迫。根本途径是,从市场、成本和质量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提高竞争力,确保将企业在钢铁行业成本曲线、收益曲线上的位置排到前三分之二的区间,保证可持续经营;争取排到曲线的前三分之一区间,确立竞争优势。在行业的成本曲线、收益曲线上的位置排到后三分之一区间的企业,如不能尽快改善,就可能无法持续稳定经营。

        四、营造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国钢铁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政策需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特点。优化调整钢铁产业政策势在必行。优化产能管理和产量限制,建设全国性的大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促进良性竞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是迫在眉睫。

        一是优化产能管理。随着钢铁进入下行阶段,盲目扩张产能的条件发生了逆转。即使个别企业增加产能,也是以优化生产结构为目标。面对钢铁产业重大变化,产能管理也要适时优化调整。

        优化调整的目标是按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决定作用的精神,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行政性控制产能在钢铁开始扩张阶段是必要的,但也有一些副作用,对优势企业发挥资源合理聚集、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等方面作用有所限制。产能指标成为稀缺资源,价格上涨,在企业经营方面,一是造成财务费用升高,利润减少,竞争力下降;二是增加负债,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难度加大;三是层层审批,要经过能耗指标、碳排放指标、排污指标等等关口,难于协调通过。

        在产能扩张退潮的形势下,迎来了产能管理方式调整的契机。建议采取强化能源约束、环境约束、碳排放约束法治调整方式,企业自主决定产能发展,不再实行行政审批。企业依法决策,充分竞争,产能良性发展。对已进行产能建设的半山腰企业,抓紧解决产量指标、能源指标、环境指标、碳排放指标配套问题。

        二是企业自主决定生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年的市场化,企业适应市场变化,主动调整能力大幅度提升。价值规律得以正常发挥作用。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增加和减少产量。政府只需要在能源、环境、碳排放管理强化措施,钢铁行业的生产就会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照市场需求调控产量、调控品种。

        三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钢铁产业更好的社会经营环境。确保钢铁行业依法依规管理好产能控制、产量调整。纠正行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包括市场垄断、地区封锁、产品壁垒,恶意操纵市场等。解决公平竞争障碍,规范钢铁市场秩序,消除恶性竞争、无序竞争。以结构性政策工具,支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绿色低碳转型,引导企业整合、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合理、产业组织和区域布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