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全流程改造
作者:1发布时间:2023-03-29
3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了今年以来的空气质量情况。
继我国电力行业经改造之后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燃煤发电基地以后,钢铁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最大的行业,如今行业推进超低排放改造近4年来情况如何?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刘炳江表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07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钢铁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拉动社会有效投资约2000亿元,带动了环保及相关产业快速增长。
拉动有效投资约2000亿
2019年,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得以加快推进。
钢铁行业经历超低排放已有近4年了,生态环境部在此期间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何举措?
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提问,刘炳江介绍,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经历了极其艰难的过程。
“难在哪里呢?钢铁链条太长,产污环节太多,平均一个1000万吨的长流程钢铁企业,可能有100多个有组织排放口,每一个排放口都要达到和燃气机组排放相当的水平,难度确实是比较大的。”
刘炳江给出了一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07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4.8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上述产能占全国总产能三分之二。今年前3个月,又有约4000万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 在超低改造过程中推进了治理技术全面革新,相关科研工作者合力攻关,攻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钢铁超低排放累计拉动社会有效投资约2000亿元,带动了环保及相关产业快速增长。”刘炳江说。
举例来说,相关工作为新能源车提供了应用场景,带动了我国新能源重卡快速发展。去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全球第一,同比增长154%,主要就集中在空气质量差和钢铁产能集中的省份和城市。
刘炳江介绍,2022年同2018年超低排放实施前相比,吨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排放量下降了一半,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国钢铁产能集中的10个城市PM2.5浓度平均下降2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上升7个百分点,促进了重点区域和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为了推进钢铁超低排放改造,我们开创差别化管理新思路,推动地方实施差别化电价、水价、环境税等政策。企业达到超低排放后,就可以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刘炳江强调,更关键的是出现重污染天气应急情况下,达到超低排放的企业可以自主减排,不影响生产。超低排放改造投入多的企业成为国内钢铁行业标杆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促进了整个钢铁行业发展。
企业达标排放是底线
今年一季度,全国空气质量形势不容乐观。刘炳江表示,相关原因无外乎还是排放和气象两方面。
在排放方面,一方面国内经济全面恢复,原来在疫情期间,许多经济活动停止或者减产,现在已全面恢复。
“2022年汽油的消费量同2019年相比下降了9.2%,柴油下降了3.2%,今年以来基本恢复。”刘炳江介绍,目前钢铁、有色、焦炭等“两高”产品也在纷纷增长。
原来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些重点行业,通过产能置换合法合规新建的重大项目已逐步建成投产,产量开始释放,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量也在增加。同时一些地方极力追求经济增长,盲目上一些“两高”项目,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违法违规排污。
与此同时,今年的气侯条件相比之下也比较特殊。“全国两会期间有一次温度升高的过程,这次过程中郑州和济南一带温度达到30多度,甚至出现了臭氧污染,温度升高导致的冷空气减少,叠加其他不利气象条件,也使北京及周边3月4号到7号出现了一次雾霾过程。”
刘炳江说,当前的问题就是如何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之间的工作。对此,一方面要发挥生态环保对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支持服务保障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环保政策和经济发展要同频共振,不能形成合成谬误。
另一方面,要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的盲目发展,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促进实现市场公平和竞争公正,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企业达标排放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