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继续深入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者:1180发布时间:2023-04-04
       近日,3月份钢铁绝对价格指数呈现先扬后抑的倒“V”型走势,上半月走强,下半月回落。步入深度调整期的钢铁行业如何转型、破局,近期备受业界关注。

对此,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表示,在“双碳”目标以及需求走弱的背景下,中国钢铁行业发展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需要重点关注如何调控供给侧生产从而满足稳增长的新需求,需要继续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严格落实产能置换,严禁新增产能,同时,持续关注下游行业转型升级新需求新变化,加大创新力度,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不断提升钢铁材料保障能力,确保行业供需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记者: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的现状如何?我国钢铁行业如何有效应对新挑战?
 

范铁军:可以用“五、四、三”来概括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五”即钢铁行业作为我国最具全球竞争力产业之一的“五个方面”,具体表现为拥有最大、最活跃的内需市场,最全、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最多、最丰富的人才资源,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最快、最及时的客户服务。“四”即“四个引领”。我国钢铁行业实现了规模引领,连续27年稳坐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实现了装备引领,拥有世界领先的大型化工艺装备及新工艺、新技术;实现了绿色引领,我国钢铁行业正在进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低排放改造;实现了科技引领,为智能制造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三”即“三期叠加”。我国钢铁行业正处于减量阶段、加速重组阶段、强化环保阶段“三期叠加”的状态,正在向高质量低碳阶段演进。低碳发展是解决环境、能源和资源瓶颈,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关键体现和终极目标。
 

为有效应对新挑战,应从供给端入手,供需协同、多措并举,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钢铁强国高质量发展之路。一是短期控节奏。应强化行业自律,主动控制生产节奏;强化差异化政策,用好粗钢产量调控、环保限产、差别化电价等调控政策;强化超低排放改造,提高未达标企业限产比例;强化能耗“双控”约束,加大节能监察力度,严查能耗不达标企业。二是中期调结构。应推动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布局结构合理化发展、产品结构协同化发展、能源结构协调化发展。三是长期变格局。从企业格局来看,将形成领航企业建生态圈、专业企业稳产业链、同质企业拼成本线的“三分天下”;从工艺格局来看,将形成长流程、短流程、低碳流程的“三分天下”;从能源格局来看,将形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新能源的“三分天下”;从原料格局来看,将形成国内资源、国外资源、再生钢铁原料的“三分天下”。
 

记者:在您看来,下游行业用钢需求未来会有哪些变化?
 

范铁军:未来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房地产需求下滑,二是新需求明显增长,三是传统需求升级。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释放出国内经济环境整体向好的积极信号,有利于推动消费仍保持高位。受建筑行业需求下降影响,2023年我国钢材需求量约为9.1亿吨,同比将小幅下降。
 

基于需求侧呈现的新变化和国内钢材消费新趋势,提出3点建议:一是明确产品发展战略。钢铁企业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及时研究制定符合未来需求产品发展战略,并结合企业自身相关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发展路径。二是关注区域市场需求。钢铁企业应重点关注并精准识别区域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客户需求;积极推动产品结构、工艺装备、营销模式、研发体系及人力资源调整;实现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贸易链“四链”协同,不断提高区域市场占有率,巩固并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警惕部分品种产能过剩。部分钢材品种新建生产线存在一定过热现象,、、热轧宽带钢、冷轧板、镀锌板等品种生产能力都不同程度地大于市场需求,并且部分品种的在建生产能力也相当可观。建议钢铁企业新建生产线产品定位要立足于区域市场,发挥竞争优势,综合考虑技术实力、研发水平、人才基础和竞争对手等因素,科学谋划,审慎决策。
 

记者:步入发展新阶段,面临发展新形势,我国钢铁行业如何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范铁军:“十三五”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1.5亿吨以上,退出“地条钢”1.4亿吨,并自2021年开始实施控产量。2022年,钢铁行业产能、产量“双控”政策持续发力,突出重点、区分情况、有保有压,压减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及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粗钢产量,促进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和发展质量提升。同时,以超低排放改造为抓手。截至3月5日,全国共有47家钢铁企业约2.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与评估监测,217家钢铁企业约4.9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在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应摒弃层层加码的“超超低”排放标准,务求常规污染物、二氧化碳均实现超低排放的“双超低”,以高质量超低排放为抓手,全面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