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深改委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这是中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后又一个重大制度安排,主要目的是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化石能源消费增长的脱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笔者认为,要做好这项制度创新工作,需要打牢四个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碳排放统计核算。从能源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就是要鼓励更多采用可再生能源等绿色低碳能源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而实现这样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把使用化石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量化清楚。有关部门去年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就是要把我国碳排放统计核算方面存在的短板补齐,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
第二个支柱是要做好节能降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研究报告,现有商业化的绿色低碳技术还不足以支撑全球各个行业实现碳中和,因此未来还需要大力推动尚不完全成熟、没有进入商业化的技术进入市场。而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供给,一方面是要推动技术研发,另一方面是怎么把目前已经处于早期实验室阶段以及早期商业应用阶段、尚不完全成熟的技术推向市场,这里就需要做好技术评价,做好技术推广工作。中国科技创新在技术创新评价、技术服务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第三个支柱是进一步完善深化碳定价的市场体系。国际经验表明,通过市场化手段、利用经济手段节能降碳是最有效的,这其中,怎样做好碳市场是一篇大文章。中国全国碳市场已经实施两年了,但其覆盖的行业相对单一,整体交易量不够活跃,碳价还比较低,因此,将水泥、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民航、造纸等行业纳入其中,同时启动自愿碳减排交易(CCER),让碳市场扩容,让碳市场的交易类型丰富,特别需要加快进程。要看到随着欧盟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七国集团(G7)准备开展“气候俱乐部”以及关于全球最低碳定价的讨论,中国碳市场怎样与国际碳市场、尤其是标杆性的欧盟碳市场具有可比性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四个支柱就是如何推动消费端节能降碳。目前节能降碳的主要工作还是面向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工业企业,比如能源企业及未来要纳入碳市场的八大行业的工业企业。但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消费端的碳排放,比如交通的碳排放、建筑的碳排放等,在国家总碳排放中的比例将会上升,因此要尽快考虑如何通过碳标签、碳标识等让广大消费者了解各种产品的碳排放,通过信息和价格等机制让消费者少买甚至不买高碳产品,倒逼生产端减碳。另外,通过有效激励机制,减少消费者的碳排放也是需要尽早研究的课题。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如何通过个人碳账户、碳普惠等促进消费端的碳减排,形成全社会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也是从能源双控到碳排放双控不可缺少的一环。
总之,从能源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要把这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做好,需要扎实的制度创新和实践行动。而把碳排放统计核算、绿色低碳技术评价与推广、碳定价和消费端降碳四项工作做好,将使碳排放双控的实施拥有更牢固的基础。
来源:环球网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