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正迎来史诗级利好,今日A股走出强势格局。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涉及财政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等多个方面,信息量巨大,备受市场关注。
究竟此次会议对资本市场有哪些影响?带来哪些投资机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有哪些动作?如何看待房地产政策定调?
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创金合信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投资经理刘思甸、鹏扬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兼鹏扬稳利基金经理王华、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以及国泰基金、诺安基金、恒越基金、德邦基金等在内多位业内人士。
他们认为,在宏观经济层面,总体可以定调为一次“直面困难、提振信心、对症下药”的会议,预计未来还将围绕释放内需、信心修复等陆续出台系列政策,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仍将延续。
对于资本市场,上述人士认为,会议进一步确定了在坚持现代化目标指向的前提下,稳定经济的运行,提升信心,从而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利于稳定股市的投资价值。
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仍将延续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如何看当前的经济形势?未来会如何演变?
魏凤春:从政治局会议通稿看,中央对宏观经济的判断有以下几点是相对明确的:第一、经济在可控的阈值内运行,能源、粮食安全以及社会稳定的下限没有触及,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现代化战略的上限仍在延续,这意味稳中求进的战略计划不会做实质的改变。
第二、经济困难主要是微观主体的经营困难导致的内需不足,需求不足很大程度上是供给不足导致,政策重点从供给侧调整向需求侧扩大转变,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及民营经济优待政策都以此为基准。
第三、风险防范和及时处理成为下一步公共政策操作的必选课,积极主动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对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第四、主导产业更替态势依然明显。曾经的主导产业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房地产不再是主导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战略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为主导产业,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人工智能都是鲜明的标志。
李湛:这次会议虽然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变,但也承认疫后经济复苏的反复曲折。因此会议更加强调当前经济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总需求水平不足,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仍有较大风险,微观主体生产经营环境较为困难,以及海外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较高等。按照经济弱、政策松的逆周期调节逻辑,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间稳增长在政策决策函数中的权重或将高于上半年,逆周期调节力度上升。
刘思甸:一方面,中央看到了经济当前面临的挑战,“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需要政策上的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中央也指出这是暂时的曲折,中国经济恢复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仍是处于领先地位。
王华:政策关注到了总需求不足和经济各领域、各部门恢复不平衡的问题,出台的措施和影响预计会贯穿整个下半年。目前数据显示,消费恢复最为顺畅,基建6月份已在发力,出口上半年回落程度好于市场预期,下半年有望看到复苏的曙光,房地产为代表的内需是最主要的矛盾。
此外,就业和通胀恢复较慢,也是经济的主要问题。本次政策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应对思路,对房地产政策进行优化,扩大总需求,将有望带动经济增长进一步巩固。从实际GDP的环比增速看,最快在三季度宏观数据和上市公司业绩中预计就会反映政策成效。
另一方面,政策也指出,经济恢复是一个曲折、波浪式的过程,有其周期性规律,并且还需要兼顾结构性改革,因此本次政策体现出了及时有力托底但不会过度刺激的态度。
汪立: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表明国家已意识到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客观存在。当前经济修复面临市场信心不足和内生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7月17日统计局公布二季度GDP实际增速6.3%,低于市场预期。
本次会议更加明确内需不足的问题,预计后续政策层面或将适度加大改善需求端的政策力度,提升政策的边际效应。但本次会议也提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可见总体上仍然认为困难是暂时的。
国泰基金:对于宏观经济,此次政治局会议既肯定了前期的经济恢复,也理性提及复苏依旧曲折,总体可以定调为一次“直面困难、提振信心、对症下药”的会议。预计未来还将围绕释放内需、信心修复等陆续出台系列政策,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仍将延续。
恒越基金:本次会议肯定了今年以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也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新困难和挑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先直面问题,再着力解决,有助于提升短期风险偏好。会议尤其强调风险化解,对于经济下行压力的关注也更加具体。从会议表述来看,逆周期调节相关具体政策还将继续出台。
本次会议暂未落地任何实质性政策动作,超预期的是政策基调和覆盖面。本次会议不是利好兑现,但继续打开了对后续配套政策和实质动作的想象空间,延长了市场交易政策预期的时间窗口。真正的利好兑现是出台实质性动作以助力加杠杆,如果没有,则8月中起市场或会转向交易“金九银十”的现实景气度、淡化政策预期。
德邦基金:本次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式,并对下半年经济工作做了部署。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明确提出三个着力点: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重点提到: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由于近期市场反映了过多悲观预期,会议在这个时间节点召开,不单展示出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导向和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定力,预计也将显著提升市场信心、提振市场情绪。
预期年内仍有降准降息的可能性
中国基金报记者:能否谈谈未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走向?
魏凤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发力是建立在逆周期调节和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的逻辑前提下的,同时还要将政策储备作为重要的考虑。货币政策是稳健的,总量上降准、降息的概率较大,结构上扶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同时,保持汇率稳定也是稳定宏观预期,提升人民币资产价值的重要保证。
财政政策上继续积极,一方面,减免税政策,通过增加补贴来促进消费。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投资有效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专项债的发行将会加速,但不会超额发行。最后,下一阶段财政最核心的工作还是要在一揽子风险消解中发挥总揽的作用。当然,保民生、稳就业是公共政策的基本职责,这也是责无旁贷的。政治局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预计财政政策或会在印花税等方面做出优化。
李湛:本次会议对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定调不变,依然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更加强调政策落实和效力。下半年货币政策总量工具和结构性工具均发力的可能性高,可以预期年内仍有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央行或将加大对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定向融资支持。而财政政策受制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下半年的发力点主要集中在减税降费等财政收入端措施,财政支出端措施空间有,主要体现为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效率方面。
王华:财政方面,预计专项债发行有望提速,减税降费将加大力度。货币政策方面,考虑到目前偏高的实际利率对经济增长存在压力,未来一方面可能还有使用总量工具的空间,如适时的降准降息,另一方面PSL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望重新扩容,将低成本资金注入相应的项目中。
刘思甸: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均会贯彻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指引。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上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动作,财政政策方面可能会集中在专项债发行加速以及减税降费领域。
汪立:政策层面,本次会议核心强调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对于后续政策展望,货币政策方面,预计三季度降准、四季度降息的概率较大,降准意在助力宽信用修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息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此外预计结构性政策工具和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将持续发力。
财政政策方面,降低企业成本是核心,预计下半年将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并可能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降低经营负担,对部分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区域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对于市场关注度比较高的特别国债发行,预计特别国债有望是重要储备政策,用途是将部分预算内资金腾挪出来加大对企业减负的支持,但也提示特别国债只有在遇到重大不确定性事件冲击时才会使用,短期仍需观察政策的后续安排。
国泰基金:会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端,要求“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并要求“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货币端,要求“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指向再降准降息可期。总体看,政策基调延续偏积极、偏刺激、偏宽松,同时也更加讲求精准有力的宏观调控,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
恒越基金:会议强调“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我们预期下半年或有“降准”等动作,节奏上可能在本月美国加息后择机落地,使货币宽松更进一步。另外也可期待围绕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设立新的结构工具。财政政策的表态重在现有措施的优化,比如减税降费的延续和落实,再比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和使用等。
德邦基金:会议中提到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调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整体来看,我们认为下半年财政政策将注重增强效能和化解风险。而在内需有效回暖之前,货币政策方面仍将通过减税降费和政府投资来对整个经济进行托底,下半年类似降准、降息以及结构性降准、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等工具,都有有适度宽松的空间。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供给能力与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更好匹配
中国基金报记者:此次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指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您如何看?未来有哪些机遇?
魏凤春:经济转型的本质是产业的转型,在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的产业体系与实业为基、高端制造为本的现代化目标不相适应时,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势必要大力建设。当前的经济波动并没有对我们坚定的产业转型决心产生扰动,不仅如此,产业升级厚积薄发,高质量发展正扎实推进。这可以看作是以“立”为根本宗旨的供给侧建设。扩大内需也是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为根本目的,二者是完美结合的。
这些需求目前看,主要体现为汽车、电子产品、家具等大宗消费以及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从更长的演化周期看,新旧产业体系的更替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新旧融合,新的产业会融合人工智能等新的要素,传统的产业,比如房地产也会在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行有序推进。
李湛:短期内,总需求水平决定总供给水平,但长期内则是供给创造需求,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供给能力与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更好地匹配,可以更好地激发居民消费扩张。并且,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一方面,产品附加值高,企业盈利能力强,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也将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从历次技术革命经验看,虽然每次技术革命虽然替代了低效率的就业岗位,但同样也形成了新的就业岗位。
再者,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也离不开资源要素的投入,这对制造业、服务业投资需求也有刺激作用。当前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全面领先传统投资增速就反映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对相关领域投资需求的拉动。
刘思甸: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将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扩大内需延续了去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消费的重视,在提到了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商品的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继续强调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这些在资本市场都有直接的对应板块。
王华:从外部环境看,短期中美关系逐渐缓和,但长期竞争格局不会改变,而当前科技是大国竞争的核心,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产业政策倾斜科技创新的思路不会改变,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强化。
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意味着打造更多的支柱产业,意味着在房地产引擎降温的情况下,政策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作为的增长引擎,例如“数字产业化”。另一方面,现在产业体系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这体现出了当前科技对存量产业改造赋能的重要性,不仅如此,现代服务业对提升产业升级、提供美好生活、扩大就业岗位有关键作用,而提升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则同样会依靠数字化,这是“产业数字化”。所以,预计会有更多的数字经济相关措施出台,这一板块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汪立:会议强调,“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发展仍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落脚点,充分发挥我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优势,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提振我国潜在经济增速。对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长期来看也与AI密切相关,“AI+”行业不仅蕴含巨大的投资机会,也基本能切合我国高质量转型的方向。
同时,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离不开完整完善的产业链,对于科技的薄弱环节,后续仍是政策强调关注的重点,强链补链与产业基础再造下的核心上游关注上游核心元器件/原材料、机器人核心部件、高新制造设备、底层软件、新能源等领域,及中下游粮食安全、生物技术、军工、通信、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等板块均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国泰基金:此次会议延续强调“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等说法,首提“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重提“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此外,延续近期发改委系列表态,提出“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这一系列表述背后继续反映内循环重要性的提升,未来经济发展与驱动引擎将更期待内需的释放的拉动,由此更多推动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投资重点预计将围绕政策提及的汽车、电子产品、家具等方向展开。
恒越基金:会议强调了促进消费对于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只有先扩大了内需,才可能拉动制造业升级来促进高质量发展,这条路径是必须去面对、不可忽视的。相关机会主要可关注“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尤其是大运会和亚运会催化下的体育新消费等。
德邦基金:相较于4月的政治局会议,本次会议的表述更为积极,并且点名了具体细分领域——汽车、电子、旅游休闲等。这些消费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链较长,且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下游领域的需求拉动不但能够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也能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修复资产负债表,推动内需扩张,对加快畅通内循环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
下半年地产领域需求端政策 仍有进一步放松空间
中国基金报记者:有关房地产的表述上,会议指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要“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对此,您如何看?
魏凤春: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背后,隐含着房地产仍然是风险产生的重点领域,这意味着房地产政策有望调整优化。首先,除了个别的特大城市外,全面放开商品房的自由买卖或将是房地产政策调整的第一项内容。
其次,未来的房地产发展,重点在于体现房地产的公用属性,这与民营经济投资的支持领域是密切相关的。最后,化解房地产的债务仍然是政策的重要工作,这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优胜劣汰、趋于集中是必然的趋势。
李湛:本次会议在房地产政策上的定调略超预期,主要体现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的新提法上。这意味着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房地产政策将进行调整,一是满足居民住房需求,二是避免房地产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事件,进而冲击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中小金融机构资产安全问题。
汪立:会议指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预计下半年地产领域需求端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空间,但整体政策可能精准滴灌,核心保护刚需;房价下跌压力较大的区域可能继续放松,但局部出现房价上涨的区域政策可能回撤。整体房地产的政策基调仍是“防风险”重于“稳经济”。
城中村改造方面,上周国常会已要求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该项政策更多是对此前十四五城市更新目标框架下城中村改造相关内容的深化,而非增量政策,估算十四五期间全国平均每年城中村改造投资规模可能略低于1万亿,整体推进的速度并不会特别快。
刘思甸:会议看到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在继续讲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的同时,会议也提出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需求,新增“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的表述。预计已有的和后续的政策调整将逐渐减轻房地产形势变化带来的冲击,相关风险得到更好的控制。
王华:本次会议表述延续了央行的表述,市场从将信将疑转变为更有信心。房地产依然是因城施策的政策思路,因此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落实,目前高能级城市和低能级城市分化明显,区域房地产市场取决于人口流入、居民财富和收入、产业和教育配套支撑、新挂牌土地供应质量等其他因素。从房地产投资来看,除了需要销售恢复以外,还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心恢复。短期来看,我们将观察各地在中央定调下的试探性举措,如何用好用足政策空间;中期,我们重点关注房地产市场恢复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信心、居民财富效应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改善作用如何。
国泰基金:关于房地产,本次会议整体表态偏积极,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未来关于地产领域,一些增量政策仍值得期待。
恒越基金:本次会议首提“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适时调整优化”,可预期的后续可能的优化动作包括不限于降利率、调首付、一线城市调整认房又认贷等,前提仍然是“因城施策”。但没必要过度解读不提“房住不炒”,因为总的政策基调不会变,地产的商业逻辑已与过去不同,很难再走回头路。
德邦基金:对于地产值得关注的是两点:一是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二是把“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放在首位,未提及“房住不炒”。
我们认为未提及“房住不炒”并不代表政策转向,“房住不炒”是政策底线,是国内地产政策长期的基调。当前主要矛盾侧是应对地产市场景气度持续走弱,房企债务风险加剧以及避免相关市场风险进一步蔓延和传染。
面对持续疲软的地产市场,我们认为相关政策优化空间较大,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宽松升级政策有望陆续推出。而面对地方财政问题和债务风险,我们认为本次会议的表态意味着包括有序开展地方债置换及债务重组,通过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稳定再融资现金流等化解债务问题的措施将要逐步推出,并切实落地。
要活跃资本市场 提振投资者信心
对A股有积极影响
中国基金报记者:此次会议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几何?
魏凤春:政治局会议召开,进一步确定了在坚持现代化目标指向的前提下,稳定经济的运行,提升信心,从而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利于稳定股市的投资价值。同时基于经济修复的预期,债券市场前期拥挤的交易将会受到冲击,从而进行调整。
同时,政治局明确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资本市场内部的活力将会有力激发,生态建设进一步优化,价值投资理念得到更高程度的认同。当然,这些愿景的达到有待政策落地的力度和效果,整体是积极的。
李湛:本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政治局会议直接提及资本市场的次数不多,去年4月末政治局也提及资本市场,核心内容是“要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随后A股在5月大幅反弹。因此,政治局会议正向提及资本市场一般对A股都有积极影响。并且本次政治局在政策层面的总体基调好于市场预期。预计会议后有助于缓解当前市场的悲观情绪。
王华:此次会议中“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表述,对资本市场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有陆续出台关于活跃市场、提振信心的相关政策。权益资产有望受益于本次会议,债券市场作为避险资产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
影响还看具体措施,未来应当继续推动资本市场投资端高质量建设,这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和市场化、法制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市场长期资金提供良好的环境。
同时,应当加强政策协同,继续活跃市场,维护股市、债市信心,提高投资者的赚钱效应与获得感,稳定居民金融资产,拉动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使其转换成为真实购买力,这将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增长。此外,从如何“活跃”的具体措施来看,引导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丰富交易品种、完善交易制度等等,都值得期待。
汪立:本次会议强调“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整体表述较为积极,对提振资本市场情绪有较好的带动作用。政治局会议上提到资本市场是较为罕见的,十八大以后仅有4次,其中2019、2020都侧重制度,2022年是“平稳运行”,本次则是“活跃+提振”。未来市场活跃与提振的方向,可能与取消相关管制或资本市场创新政策相关。
近期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公募基金降低管理费、证券公司降低佣金等操作,都是监管在不断引导市场降低成本,吸引更多场外资金流入的举措,这对于市场具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同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随着全市场注册制下IPO和再融资的渐进常态化,我们也需要有一个相对温和向上的市场,形成正向的投资效应。
国泰基金: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预期管理层面,其一,政策稳经济诉求有所强化,包括全盘统筹就业压力,积极扩大内需、高质量发展等都指向未来经济动能有望持续向好,提振资本市场投资信心;其二,关于市场担心的地方债务风险,首提“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后续紧盯相关部署,进一步维稳市场的防风险信心;其三,资本市场方面,首提“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也意味着后续资本市场改革也有望迸发更多新活力,增量政策依旧值得期待。
恒越基金:会议体现出决策层对中长期经济增长并不悲观,当前市场底部特征明显,本次会议有利于强化市场信心,一定程度上吸引增量资金流入。稳汇率和活跃资本市场的表述也使市场对后续股市具体政策措施有了期待。
诺安基金:向后看,政策博弈或趋弱,三季度有政策催化或业绩拐点的产业主题或将逐步成为主线。配置上,建议将重心转向下半年行情的核心产业主题上,坚守科技、能源资源和国防三大安全领域的优势品种。
德邦基金:本次会议提出了“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和历次会议中的表态相比明显更为积极。这一超预期的表态对于资本市场参与主体的信心回升预计有促进作用,后续相关制度规则是否会配套推出以及能否吸引中长期增量资金入市值得期待。
短期对顺周期带来提振作用 继续看好消费、数字经济等领域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您看来,此次会议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魏凤春:第一、系统性的投资机会增大,股市或将会反弹,反转需要政策效果与经济触底的确认。
第二、周期性板块,如地产、建筑等带来行情修复的机会。
第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因为周期的搭台而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
第四、调整较长时间的消费等,会在长坡厚雪中迎来配置的价值,需要提示的是雪还是那些雪,但坡已经变了,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和总结转型期叠加疫情三年对消费习惯和偏好以及消费能力改变的深刻影响。
李湛:投资机会存在于几个方面:其一,会议明确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并提到了汽车、电子产品、家具等耐用品消费以及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消费板块机会或存在较大的预期差,消费升级类行业机会可能更好。
其二,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支柱产业。下半年AI、科技产业或仍有较大的投资空间。
其三,若房地产政策实质性调整,也可以考虑房地产消费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汪立:本次政策局会议明晰当前内需不足的主要矛盾,政策指向整体延续宽松基调,在此基础上,预计资本市场的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抬升,年内无风险收益率或将进一步下探,将利好国内利率债与股票市场。具体方向上,或可关注4月和7月政治局会议均明确强调的人工智能赛道,及强链补链与产业基础再造下的核心产业板块等。
此外,本次会议也指出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相较4月会议表述更加具体,7月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已陆续发布相关消费促进政策,支持大宗消费品升级换代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产品下乡活动,预计对于相关可选耐用品消费起到一定提振作用。后续我们需要对政策保持持续跟踪与关注。
王华: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从短期看,关注本身跌幅较大、和稳增长相关的顺周期板块,房地产、化工、有色、通用设备、轻工、消费。
未来政策落地的效果还取决于更多细则的制定颁布、发布节奏以及配套政策。从中期看,本轮市场估值修复行情已经基本到位,接下来关注三季度经济改善的程度、领域和相关企业盈利的兑现,选择更有基本面支撑的投资标的,例如下半年可能受益于外需改善的出口链、受益于国内PPI上行的上游资源、受益于海内外产业周期回升的半导体和消费电子领域、收益于经济持续上行和居民财富效应修复的消费。
国泰基金:本次会议透露的投资机会预计更多沿扩内需与高质量发展展开。消费领域,首提“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具体领域也提及“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领域,延续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再提鼓励人工智能发展,而且对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支柱产业等已多次提及,未来战略新兴产业依旧大有可为。
德邦基金:短期维度来看,对于顺周期品种的风险偏好有较强的提振作用,例如地产链。中期维度来看,对于资本开支和存货增速处于底部的行业,例如家电、家居、纺服等板块可以提升关注度。长期维度来看,持续看好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等高质量发展方向,具体而言,通信基建、算力半导体、新能源产业链等具备较多投资机遇。
诺安基金:财报业绩仍是主线。第一、科技板块中主营业务需求转暖的领域,包括运营商、通信设备、半导体设备,还有部分出口导向的消费电子。
第二、消费板块当中,出行链(机场、酒店、景区、餐饮),库存持续去化的家电、家居、品牌服饰,以及前期相对冷门的纯内需品种,例如啤酒、珠宝。
第三、制造和周期板块中,上游资源品盈利较好的主要为油气、火电,光伏一体化、电力设备,部分销量领先的新能源车及其供应商。
受益于扩大内需政策的地产、消费及基建两会再次将“扩大内需”作为2023年宏观政策的首要重点。内需主要包括投资和消费。因此我们认为政策关注重点的促进消费恢复、地产平稳运行及发挥好基建对经济的压舱石作用等均也将会成为市场热点政策主题。建议关注疫后消费复苏、地产、基础设施等板块。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