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领域分析:
动力煤:旺季尾声,煤价小幅回落。煤价偏弱运行,秦皇岛港动力末煤平仓价主流报价802元/吨左右,周环比下跌32元/吨。产地方面,供给方面,近期煤矿产能限制较严,局部区域煤炭供应偏紧,整体供应略有下降;需求方面,受库存高位影响,下游仍以刚需和长协为主,发运倒挂延续,贸易商采购积极性不高,坑口价格偏弱运行。
港口方面,终端日耗表现平稳,电厂库存去化较慢,以刚需采购为主。煤炭发运持续倒挂,港口库存延续下行,存在结构性缺货现象。进口市场稳定运行,进口价差逐步缩小,供需双弱之下港口煤价延续弱势。下游方面,沿海地区电厂日耗五月下旬以来延续高位,高温天气预期或会缓解目前悲观基本面情绪。整体而言,安监压力持续,供应弹性有限,需求端水电等替代性需求今年预期仍不足,叠加经济复苏的预期仍未证伪,全社会煤耗需求随经济加速启动也会快速释放,“迎峰度夏”阶段市场煤价格弹性增大,或超预期。
长期而言,“十四五”期间,煤炭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压舱石作用不会改变,在国内供应增量有限(固定资产投资难以支撑产量大幅释放+“3060”背景下各主体新建意愿较弱)、进口煤管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行业供需总体平稳,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可期。
焦煤:下游需求暂稳,价格高位震荡。炼焦煤市场平稳运行。京唐港山西主焦报收2150元/吨,周环比持平。产地方面,煤矿生产方面产地煤矿事故频繁,叠加部分煤矿检修和换工作面,整体供应趋紧。需求方面,下游焦炭开启首轮提降,钢材价格走弱,焦企需求减弱,焦煤采购积极性降低,但原料煤成本下移,尚未影响生产积极性,焦煤需求边际趋弱。库存方面,随着市场情绪转弱,采购节奏放缓,焦企按需补库,煤矿库存有所累积。后市来看,目前焦、钢企业厂内焦煤库存已降至绝对低位,随着钢厂复产范围扩大,带动部分焦企开工积极性提升,均对原料煤有补库需求,从而对焦煤价格形成较强支撑,预计短期国内炼焦煤市场以稳为主,后续重点关注下游钢材供需及焦化利润变化情况。长期来看,我们认为“买焦煤”就是“买地产”,近期有关地产的政策组合拳极大缓解了市场的悲观情绪,给市场注入希望。随着后续需求端的缓慢复苏,地产或已渡过最艰难的时刻,焦煤需求亦是如此。
焦炭:第一轮提降拉开帷幕。随着钢材价格回调,焦企开启首轮提降,市场情绪转弱,但原料煤成本持续下行,焦企盈利能力尚可,生产积极性延续高位,钢厂方面虽部分开始采购控量,个别焦企出货放缓,略有累库,但铁水整体仍处高位,库存低位运行,采购积极性旺盛,多数焦企出货顺畅,整体保持低库存运行。展望后市,钢厂利润和成材终端需求仍是核心,若成材终端需求逐渐兑现,钢厂生产积极性仍存,叠加当前焦炭低库存状态,焦炭基本面预期边际向好,后市需持续关注下游成材需求及价格、钢厂利润情以及上下游库存等对焦炭市场的影响。
投资策略。煤价继续回落,北港动煤报收808元/吨,周环比下跌27元/吨;CCI柳林低硫主焦2000元/吨,周环比持平,较年初高点累计下跌580元/吨。动煤方面,煤价整体延续下行,需求疲软仍是当前市场弱势的主要因素,后期随着沿海电煤日耗季节性走弱,煤价或难有明显起色。但目前产地-港口发运持续倒挂,导致北港内贸煤调入整体仍偏低,港口库存持续下降,港口结构性缺煤情况逐渐凸显,尤其优质蒙煤货源及高卡资源短缺,将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因此煤价亦难以大幅下行,或延续稳中偏弱运行局面。焦煤方面,因刚需仍然较好,而供应处于恢复过程中,焦煤供需仍然偏紧,外加库存整体不高,焦煤价格仍有一定支撑。但是,焦煤供需最紧张的阶段或已逐步过去,尤其是在粗钢平控政策出台后,焦煤供应还有继续恢复空间,而铁水产量下降或是时间问题,焦煤供需预期转弱或成必然。该背景下,外加过去两月焦煤价格经历了较大幅度上涨,投机库存或会陆续释放,下游部分焦化厂原料煤采购可能也会适当放缓,煤价短期继续上涨空间将越来越小,而调整压力会逐步加大。但长期来看,我们依旧认为在能源转型、“双碳”背景下,煤企出于对行业未来前景的担忧以及考虑到新建煤矿面临的较长时间成本和巨额的资金投入,普遍对传统主业资本再投入的意愿较弱,这也意味着我国未来新建煤矿数量有限。且考虑到煤企高利润有望长期持续、高现金流背景下不断提高分红比例,当前被市场所“抛弃”的高股息、资源行业的优秀企业,未来将走上慢牛重估之路。此外,伴随着国企改革的持续推进,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指引也将逐步清晰,叠加考核指标优化,国央企正在迎来基本面改善和中特估值体系的“双击”。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