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增长政策的使用,着力提升长期潜在增速;加强对结构政策的使用,着力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和总需求结构失衡等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加强增长政策、结构政策与短期稳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疏通短期稳定政策的传导机制,从而提升宏观政策的整体调控效率,助力扩大国内需求。
一家之言
陈小亮
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5%,比去年全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根据IMF预测,2023年我国将是全球少数几个增速回升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并且增速将依然位于世界前列,由此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良好态势。不过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稳固,主要表现之一是国内需求不足。继4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后,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强调“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并且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
当前国内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的产出缺口为-1.3%,比一季度扩大了0.6个百分点。负向产出缺口的存在,表明短期内我国经济仍面临一定的总需求不足问题,尤其是国内需求有所不足。具体而言,当前国内需求不足的表现主要有三点。
第一,企业投资需求相对低迷,居民消费需求在强势反弹之后也呈现出一定的放缓态势。就企业投资需求而言,2023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3.8%,比去年全年低了1.3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速放缓态势值得关注。2023年上半年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0.2%,比去年全年低了2.2个百分点。事实上,自从国家统计局2012年发布民间投资增速指标以来,仅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时期出现过负增长,由此也体现出当前民间投资的低迷态势。就居民消费需求而言,伴随着疫情防控的平稳转段,居民消费需求出现了明显反弹,2023年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达到了8.2%,比去年全年提高了8.4个百分点之多。不过,也要注意到,居民消费的增长态势并不稳固,而且已经呈现放缓迹象。
第二,物价水平回落趋势进一步反映了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从消费端来看,2023年上半年CPI同比涨幅仅为0.7%,比去年全年回落了1.3个百分点。进一步地,从更能体现一般物价水平走势的核心CPI来看,2023年上半年核心CPI同比涨幅同样为0.7%,比去年全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事实上,近十年来的绝大多数时间核心CPI涨幅都处于2%以下的相对低位。从生产端来看,2023年上半年PPI同比下跌3.1%,而去年全年PPI同比上涨4.1%,这意味着上半年PPI涨幅相比去年全年下跌了7.2个百分点。综合各个物价指标的走势来看,不管是生产端还是消费端,国内需求均有所不足。
第三,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增加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从而可能导致未来一段时期国内需求持续低迷。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预期将会使外需增长态势有所放缓,从而进一步凸显国内需求不足的严峻性。具体来看,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地缘政治冲突持续,主要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较多。在此情境下,外需增长将面临持续挑战。在外需可能受阻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拉动,由此会进一步凸显国内需求不足问题的严峻性。
国内需求不足的原因
有观点认为,国内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力度不足,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即可有效扩大国内需求。这一判断的依据是新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当总需求不足时应该加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力度进行逆周期调节,从而使得产出缺口趋近于零。然而,新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仅考虑了短期经济波动问题,没有考虑经济结构失衡和长期经济增长问题,从而忽视了国内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根据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分析可知,当前国内需求不足不仅因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力度有所不足,而且还存在经济结构失衡和长期潜在增速放缓等深层次原因。
第一,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抑制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是国内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短期稳定政策很难应对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因此,只靠短期稳定政策难以有效扩大国内需求。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等多种经济结构失衡问题限制了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的活力。其一,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导致消费长期低迷,并且进一步引发了产能过剩,以及对投资活动的阻碍。其二,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相对较多,进一步限制了居民消费。其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与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等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同时存在,前者限制了投资活动的开展,后者则限制了高端消费的释放。由于传统的新凯恩斯宏观调控理论注重追求短期经济稳定目标,很少追求经济结构优化目标,这使得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短期稳定政策很难应对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因此,只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发力难以有效扩大国内需求。
第二,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导致货币政策等短期稳定政策的传导机制不够通畅,政策一旦大幅发力,很容易引发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由此导致短期稳定政策很难切实发力以扩大国内需求。
近年来的宏观政策实践表明,即使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等短期稳定政策也不敢贸然发力,否则不仅无法有效提升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而且可能导致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由此得到的重要启示是,在不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短期稳定政策的操作将会受到掣肘,难以切实加大力度来扩大国内需求。
第三,长期潜在增速下降不仅会降低企业和居民的信心从而直接抑制国内需求,而且会降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传导效率从而间接抑制国内需求。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00-2007年我国潜在增速的均值高达10.5%,2008-2019年降至8.3%,按照目前增长路径,预计2020-2035年我国潜在增速的均值将进一步降至4.0%左右。长期潜在增速与资本回报率密切相关,当长期潜在增速下降之后,投资的预期回报率会下降,而企业家所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和尽可能高的投资回报率,面临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企业家的投资意愿会有所下降。此外,根据永久收入假说,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是持久收入而非临时性收入,长期潜在增速下滑将导致居民预期持久收入呈现下降趋势,居民的消费需求也会随之下降。不容忽视的是,长期潜在增速的下降还会降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传导效率,从而间接抑制国内需求。这是因为,长期潜在增速下降导致企业和居民信心不足,即便面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增长幅度也将减弱。综合上述原因可知,长期潜在增速下降是当前国内需求不足的又一重要原因。
扩大国内需求的建议
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的分析表明,我国面临的国内需求不足问题是由经济结构失衡和长期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只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短期稳定政策是不够的,还应该更加重视对结构政策和增长政策的使用,并加强增长政策、结构政策与短期稳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第一,加强对增长政策的使用,着力提升长期潜在增速。第二,加强对结构政策的使用,着力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和总需求结构失衡等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消除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所面临的深层次障碍。第三,加强增长政策、结构政策与短期稳定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疏通短期稳定政策的传导机制,从而提升宏观政策的整体调控效率,助力扩大国内需求。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