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旗:从煤到氢 产业升级“向绿而行”
内蒙古准格尔旗因煤而兴,但简单的挖煤卖煤,并不能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调度值班主任 岳建军:虽然准格尔旗的煤炭比较多,但总有挖完的时候,挖完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吃啥喝啥?
这个煤炭大县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例,未来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呢?高质量发展又将从哪里突破呢?
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付雄义:高质量发展,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挖煤卖煤,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从一个传统能源输出地逐步过渡到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既要保障全国的煤炭供应,还要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对准格尔来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为了答好高质量发展这道题,根据自身特点,当地制定出依托煤、转化煤、超越煤的绿色转型升级之路。
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工信和科技局副局长 乔国华:当时我们带着相关部门去到外面的那些新能源企业招商,人家把我们和那些南方的发达城市一比较,考虑到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以及相关的配套支持,就委婉地把我们拒绝了。
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入驻前首先都要算笔经济账。2022年初国家提出,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国家和自治区也相继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原来那些请都请不来的企业,开始从试探性接触到大规模入驻。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我现在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准格尔旗,近日,我国首个万吨级新能源制氢项目开始产氢。其中这家生产配套光伏组件的江苏新能源企业,从落户这里到正式产品下线,仅用了21天的时间。
天合光能内蒙古天晟新科技有限公司厂长 徐明: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我们在当地生产的产品在当地消纳,使我们企业的运输成本得到大幅下降。
至此,内蒙古在大尺寸高效光伏组件生产上实现“零”突破。
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付雄义:我们引进新能源产业的时候,特别关注的是将上下游产业链同步引入,比如我们建设新能源光伏发电基地,我们就引进光伏板企业,光伏板制造需要背板玻璃,那我们就引进玻璃企业,玻璃需要的原料石英砂矿我们这比较丰富,这样一下子就降低了整个生产链条的成本。
在这家生产光伏组件的企业里,记者调研时看到,随着当地新能源产业不断扩大,光伏板的订单量也持续增多。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在光伏组件的生产线上,我们看到最近很多订单订制的都是这种双面的光伏板。这种双面板除了吸收直射光外,还能吸收从地面反射的光,发电量是达到普通单面板1.2到1.5倍。特别适应像内蒙古这样地面能够大面积反射光的地方使用。
就在不久前,内蒙古自治区第一片大尺寸光伏组件在这里投产下线。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集聚上下游企业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一块煤到一匹布 实现黑色到彩色的转变
兴于煤,但不止于煤。内蒙古准格尔旗在探索资源、环境、发展这三者的良性互动中,除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之外,还将煤基新材料产业作为撬动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那么基于一块煤究竟能产生出多少种新材料产品呢?
一块煤在高科技的催化下,可以制成衣服的布料。从一块煤到一匹布,这样由“黑色”到“彩色”的转变,究竟是如何实现的?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中找到答案。
这家落户在准格尔旗的新能源企业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材料,从而生产出饮料瓶、餐具、眼镜架、服装等各种煤基新材料产品。
内蒙古久泰集团副总工程师 崔宇:涤纶就是用我们这个煤基新材料生产的,以前主要靠石油化工材料生产。利用煤基新材料来替代石油制品可以降低我们国家对于石油进口的依赖。另外一方面,用煤基新材料可以把煤中的碳贮存在新材料里面,大幅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据技术人员介绍,同样一块煤,做成煤基新材料产品比直接燃烧大致估算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以上。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随着煤炭产业价值链不断向中高端攀升,煤炭资源实现了从原料到材料、由低端到高端的清洁高效利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调研中,记者在纳米碳氢燃料研究开发中心看到,技术人员正在将煤炭通过纳米化处理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特种燃料,进行应用测试。前不久这项技术刚刚通过煤炭工业协会成果鉴定,这种新燃料不仅可以降低火力发电煤耗,还拓展了煤炭资源的应用空间。
内蒙古准格尔旗纳米碳氢燃料制备车间主任 甄鹏:纳米碳氢燃料的性能均匀稳定,可以替代传统的煤炭应用于火力发电的机组。可以替代柴油应用于柴油发动机,这个我们还在做探索性的研究。新燃料为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一个全新解决思路。
从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到煤基新材料产业的多元化绿色发展。目前当地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化肥等煤化工产能按照甲醇当量计算可达每年504万吨,电力装机容量约1000万千瓦,煤化工和电力年就地转化煤炭数量约3000万吨,约占年产销煤炭的10%。
昔日废旧矿山 今朝绿水青山
从依托煤、转化煤,进而把发展思路又聚焦到超越煤上。内蒙古准格尔旗把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并重,产业转型升级与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同步进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日,位于内蒙古准格尔旗的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刚刚被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也让这里成了周边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准格尔旗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讲解员 黄子桐:这两辆卡车餐厅是我们两矿的退役设备,载重量154吨。我们现在所在位置当年是一个采矿区,经过多年的复垦绿化和辛勤耕耘,终于将沟壑纵横的“鸡爪子”山打造成了现在的绿水青山。
黄子桐的父亲 黄益凡:我是1988年来到这个地方的,那个时候,山上刮得人灰头土脸的,眼也睁不开。上一趟山回来一洗脸水全是黑的。我当时在矿山上想,条件这么艰苦,我的孩子以后可别在矿山上工作了。
让老黄没想到的是,如今女儿仍在这座矿山工作,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昔日尘土飞扬的采煤矿山今天变成了环境怡人的生态旅游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准格尔旗在完成煤炭保供任务同时,始终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截至目前,当地绿色矿山建成率达70%,植被覆盖度达76%以上。产业升级、绿色转型,让这座黄河几字弯里的产煤大县迸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活力。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您可能想不到,这杯葡萄酒从葡萄种植到酿造加工,整个环节都是在一座采煤矿山上完成的。以前这里还是沟壑纵横的采煤塌陷区,而如今这里变成了千亩的生态产业园。
内蒙古量蕴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云飞: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以前它的土质就是砒砂岩,它种不了作物。经过这几年拉一些土壤过来,然后开沟施肥,我们已经建成了五百亩的葡萄园,还有六百亩的苹果园。我们还会在自己的酿酒基地来酿造我们矿山产的葡萄酒。
经过重新覆土绿化,将原来的矿山“改头换面”。记者调研时,正值葡萄即将进入成熟采摘期,当地村民们正忙着对葡萄藤副梢进行打杈处理。
内蒙古准格尔旗薛家湾镇三宝窑子村村民 肖存海:我们这地方以前种啥啥不长,我们只能跑到外面打工去。没想到我们旁边煤矿建起了生态园,我们回来每年能收入七八万,真是应了总书记那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