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型产业,是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领域。”张龙强说,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背景下,钢铁工业运行平稳,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正逐步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投入。据介绍,近5年来,钢铁行业已累计投入研发经费约6000亿元。此外,中国钢铁工业将智能制造作为降本增效、节能降耗的重要抓手,每年投资300亿元用于数字化改造升级。
张龙强介绍,近年来,钢铁工业智能制造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已覆盖矿山、原料场、炼铁、炼钢、轧钢、能源、废钢、物流等全产业链,两化融合指数上升至59.9,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1%,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1.3%。
“我国钢铁工业正在实施世界钢铁史上最大规模的产能更新工程,仅炼钢产能置换更新约4亿吨。”他介绍。
转型升级的效果显著,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据张龙强介绍,行业劳动生产率从2012年的454吨/(人·年)大幅提升到2022年的871吨/(人·年),提高了91.9%。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在2022年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钢铁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等系列目标。
要实现以上发展目标,张龙强认为还需解决三方面难题,即环保约束、成本压力、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基础中,特别是关键软件、底层操作系统、开发工具等技术领域缺少核心专利。急需吸引人才聚集,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好基础。”
他建议,对积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转型升级的企业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揭榜挂帅等项目上,给予相应补贴政策。
他认为,下一步要通过应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推动钢铁产业的深层次变革,包括发展理念、经营组织方式、治理模式等。
《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近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张龙强认为,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钢铁强国,在产业规模、产业基础、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工程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已部分实现全球引领,未来将全面建成钢铁强国和对世界钢铁的全面引领。
在他看来,我国已发布和在研的122项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国内标准、以及由中国提出并在ISO成功立项的首项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领域国际标准,将为钢铁行业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全球化推进打下基础。
下一步,他建议搭建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产业平台,制定数据交易规范,推进数据汇集和流通。同时,建议成立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大力推进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建设。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