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11月CPI、PPI双降

作者:24发布时间:2023-12-12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数据。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下滑0.5%,连续两个月负增长,环比下滑0.5%;PPI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0.3%。

        此前,市场对11月CPI的预测均值为-0.1%,这次是超预期下跌。

        CPI超预期下跌

        有人认为CPI连续降低,还是超预期下跌,这是通缩。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认为,CPI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能源价格同比由涨转降,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增加0.19个百分点所致。

        但分品类来看,11月,在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下降19.2%,影响CPI下降约0.7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1.8%,影响CPI下降约0.58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8.8%,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

        食品类价格的降低就拉低了CPI!猪肉仍然是第一原因!

        在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下降2.8%,为今年以来最大降幅,能源价格由上月上涨1.2%转为下降1.3%;旅游出行进入淡季,飞机票、宾馆住宿、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全部下降,分别环比降低12.4%、8.7%、5.9%和2.8%。

        因此11月CPI虽同比下滑,但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认为,更能反映根本物价水平的核心CPI同比今年以来一直保持在0.4%以上,从这个角度看,不能说当前国内已形成了通缩格局,“低通胀”的表述可能更为准确一些。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表示,由于去年猪肉价格涨幅处于较高水平,导致今年猪价增速持续负增长。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回落、服务需求恢复偏慢均不利于非食品价格企稳回升。

        有人认为,CPI没那么重要,值得担心的是PPI。

        PPI下降3%

        11月,PPI同比下降达到3%,其原因与CPI下降的原因类似,主要受国际油价回落、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此前市场对11月P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2.8%,预测区间为-3%至-2.4%。

        国际油价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2.8%、2.5%,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3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四成多。

        分行业来看,在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同比上涨1.7%转为下降3.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降幅在6.3%—15.8%之间,降幅均有所扩大。

        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11.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3.5%,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1.6%。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指出,PPI同比继续收缩,从产业链看,反映目前部分工业制造业仍在削价促销,但对另一部分中下游制造业而言,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结合消费者物价表现看,目前国内的工业品需求仍有偏弱,未来需要进一步推动消费和内需稳步恢复。

        猪肉价格与科技进步

        谈CPI离不开猪肉,因为猪肉是我国第一大肉类消费品。而我国这一轮猪肉价格涨跌的周期不正常,下跌的时间过长了。

        通常猪肉价格跌破成本,养殖户开始亏损,就会快速去产能,从而减少市场的供应量,让猪肉价格回升,但这一轮“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连续11个月环比下滑”了,猪肉的价格还在下跌。

        有专家表示,即便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过年),猪肉价格可能都不会有较大的提高。

        有专家表示,这是消费需求相对偏弱的问题,应该促消费!

        2022年,中国全年猪肉产量5541万吨,比上年增加246万吨,增长4.6%。2022年,全球猪肉产量约为1.2亿吨,较2021年增长1.8%,中国猪肉产量约占全球猪肉产量的46%。预计2023年,中国全年猪肉产量增长至5767万吨,家庭人均消费猪肉将从2022年的26.9公斤增加到27.7公斤。

        中国人吃的猪肉不算少了,人均消费猪肉越来越多,不一定全是好事。猪肉价格降低的问题,不是中国人不吃猪肉造成的。

        市场价格降低,是供需问题。

        供需问题,就不能只从需求端看,也要关注供应端。

        2017年,中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率只有46.9%,大部分是农民在散养,所以只要猪肉价格低,唯一能做的就是少养点,从而减少市场供应量。

        2022年,中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率跳升到了65.1%,生猪养殖从“手工业生产”跳进了“工业化生产”,一方面提高了生猪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了生猪养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养殖巨头手里有非常高的固定成本支出”,比如厂房、员工工资、贷款账期,都是硬性支出。如果猪肉价格下跌,这些公司不能轻松“放弃”养猪,或休息一两年不养。

        这些规模化养殖的企业需要自救,只能“想办法”——科技革新!从互联网养猪、养猪大厦、音乐养猪、面部识别养猪到无人养猪,从配种、养殖、屠宰到饲料,只要能够降本增效,这些大企业都愿意尝试!

        这些招数有效吗?有效!

        以某上市公司为例,2022年剔除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猪肉成本下降了1.6元/公斤,完全成本达15.7元/公斤。这还不算完,2023年Q1,该公司再次成功降低成本,完全成本降到15.5元/公斤,Q2降到15元/公斤,Q3降到14.5元/公斤,最低单月甚至达到了14.3元/公斤。

        猪肉价格在下降,他们公司的猪肉成本降的更快!别人养猪亏钱,他们养猪还能赚钱!

        母猪存栏量环比连续11个月下跌,但是母猪的繁育效率估计是得到了“科学加持”一直在提升,到今年8、9月新生猪仔量还在增长!或者说,去存栏量的大多是散户!

        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产品,以低价格打败手工业生产的同类产品,逼着工业化规模化科技程度不足或资本不够雄厚的生产者从市场里退出,这是工业革命以来在市场上重复了无数次的经典故事。

        在统计局上半年数据显示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19.7%的情况下,9月全国规模场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2.4%;10月份全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1.2%。

        工业化大规模养猪的大企业还在逆周期增加供给,这意味着到明年春节前后,供给都是充足的,也意味着明年春节后,生猪养殖甚至可能再次陷入亏损。

        但普通人的消费只有猪肉吗?普通人爱吃高价猪肉吗?

        明显不是。

        所以,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其实是比较温和的数据。

        PPI与全球市场

        PPI的情况要复杂一些。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的PPI和全球市场也有关系。

        首先就是石油价格,这部分我们在多节微课堂上,以新闻、专题的形式已经聊得很清楚了,眼看着普京突击访问沙特,第二次油价大决战就要打响了(今天的视频:欧佩克+宣布大减产油价不涨反跌,普金冒导弹横飞危险突访中东面谈!)。

        但最近一段时间,石油价格是在下跌的。这就造成了部分PPI的数据会下降。

        另外,我们从PPI分类数据可以看到,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11.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3.5%,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1.6%。

        这些都是打开国际市场的“拳头”产品,也是技术迭代比较频繁,具有一定领先地位的产品。

        以锂电池为例,特斯拉的锂电池是中国制造,名爵的锂电池也是中国制造。

        2023年1—6月,仅中国六家头部电池企业就占据全球62.6%的电池市场,较2022年上升了5.9%。中国锂电池已经遥遥领先了,现在还要降价再多抢一些市场!

        再比如钢铁,虽然11月黑色金属冶炼的PPI涨了1.1%,但较外国同行来看,涨得少,就算跌。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1-11月累计出口钢材8265.8万吨,同比增长35.6%。

        中国出口钢材增长35.6%是大新闻。

        因为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53.9%,也就是全世界其他国家的钢产量加起来也不如中国多。靠规模经济,中国就能够碾碎很多国家的钢铁工业。

        但我们不是单靠规模优势降低成本降低PPI。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在智能化及数字化转型方面加大投入,今年每吨钢用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投资约30元。而且中国钢铁行业已经大规模在应用机器人了,密度达到了每万人54台套,有90%的钢铁企业已经建立了生产制造执行及能源管控系统。

        在创新方面,中国也在发力,各种技术突破全球首发屡见不鲜。

        结果就是,仅2023年1—8月,企业的吨钢能耗就同比下降0.1%,吨钢耗电下降0.36%,吨钢耗新水下降3.4%。这些都是成本。

        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国印度(占全球6.63%)的拳头钢铁企业——塔塔钢铁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净亏损619.6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53.18亿元)。

        2022年,塔塔钢铁公司粗钢产量为3018万吨,占全印度粗钢产量 12506.7万吨的约四分之一。它都亏了,2023年要裁员数千人,其他外国钢铁厂只能更艰难。

        7月份,路透社曾经报道,尽管中国钢铁充斥印度市场,且有贸易官员的建议和当地钢铁制造商的游说,但印度政府可能不会对其他进口钢铁征收反补贴税。一位消息人士称,政府旨在保护钢铁消费企业免受价格上涨的影响,尽管这可能会损害当地钢铁制造商。

        中国钢铁质优价廉到印度官员都不玩保护主义了,中国钢铁厂还在降本增效……

        这多可怕!

        当然,这也是外需总体不振的结果,逼着中国想要卖到与去年同样多的总价,需要降低单价,占领更多的市场。

        当然,中国解决产能问题,通常都是两只手抓,降本争夺外部市场之外,也要刺激扩大内部市场和需求。

        12月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估计不排除未来继续使用降准、结构性工具的可能性。

        核心CPI一直在温和上涨,CPI会在猪肉产能完成整合后,恢复上涨。PPI什么时候恢复上涨,则要看石油价格,看普京和OPEC+能不能推动油价上涨,以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了。但是高油价对中国真的好吗?

        所以,11月的CPI和PPI数据透视后不难看,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