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全力推动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作者:1180发布时间:2024-01-07
      “州委八届六次全会、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州新型工业化进行了深入分析、精准定位,对下步如何抓好新型工业化工作,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安排措施有力,目标清楚明确,特别是为全州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对我们能源部门来说,必须要抢抓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期,锚定目标,奋力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州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尚斌在接受采访时说。
 
       张尚斌表示,州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黔西南州委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对当前和未来几年内新型工业化工作作出系列安排部署,指明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州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州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陈昌旭书记的讲话,站位高、定位准、目标明,其中,对全州能源产业发展总结到位,下步安排措施具体,目标明确,让我们对能源产业在全州的定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如何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张尚斌说,下一步,将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全会、经济工作会绘制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通过抓实三方面的工作,全力推动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切实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
 
       抓煤炭产业规划布局。加快推进普兴矿区总体规划修编和瓦兴、窝沿等省级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做好拟建煤矿规模规划和现有煤矿规模提升,在浅层资源较好的县(市)规划省级矿区露天煤矿,在普安、晴隆和兴仁三个煤炭富集区规划千万吨以上煤矿生产建设规模,推进普安地瓜一号东井、二号、磨田(瓦厂坪)、兴仁马古地等100万吨/年以上新建煤矿建设手续办理。加快推进煤矿“三化”工作进程,按照同一构造单元由1-2个主体企业开发的原则,推动晴隆县红寨与仁禾、贞丰县新鸿发与正大等相邻煤矿进行资源整合,压减煤矿数量,提高煤矿单井规模,到2030年,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平均单井规模提升至90万吨/年以上,低瓦斯矿井规模提升至60万吨/年以上,切实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
 
        抓现有煤矿提质增效。支持州内外国有优强煤炭企业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培育图南矿业(集团)公司不断提升煤矿生产管理能力,拓展煤矿开采业务,集团公司煤矿生产建设规模提升至500万吨/年以上;推动锦源、三宝、补者等生产煤矿提产达能,推进普安糯东、兴仁桂兴、晴隆源兴等生产煤矿加快改造提升,提高产能产量,推动兴仁兴民、全力,贞丰岔河联营等长停煤矿恢复生产,增加有效产能,推动兴义市梅家寨、兴仁市四海、晴隆县永荣等煤矿启动建设和长停煤矿逐步关闭退出,推进兴义市兴富、承龙,晴隆县粗康田等煤矿建设和建成投产;积极协调露天煤矿手续办理,推动沙家坪、兴鑫、宏发等露天煤矿建设手续办理,加快推动红寨、四海煤矿建成投产,增大煤炭生产建设总量,增强煤炭产业发展后劲,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到2027年,累计形成90万吨/年以上骨干煤矿企业12处以上,煤炭年产量达2700万吨,为能源产业产值实现500亿元提供有力支撑。
 
       抓煤炭产业基础安全。引导煤矿企业高薪聘请智能化、瓦斯治理等方面的管理团队和技术人才,推动煤矿瓦斯灾害治理,督促生产煤矿严格按照“精排一年、细排三年、计划五年、规划十年”的要求合理编制采掘接续和瓦斯抽采规划,逐步实现“抽掘采”动态平衡,保持正常采掘关系,实现达产稳产。推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升级,所有生产煤矿达到二级及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力争1处以上煤矿实现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切实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推进糯东、三宝煤矿智能化矿井建设,培育一批智能化管理人才,逐步推动煤矿智能化广泛应用,安全风险较大的工作实现机器人作业,不断提升全州煤矿智能化水平,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张尚斌表示,通过抓实煤炭矿区总体规划、提质增效、基础安全,推动全州煤炭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全州新型工业化发展注入强劲的能源动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黔西南实践取得新突破夯实能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