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化工产业发展方面,郑月明指出,在“双碳”目标下,煤化工产业积极实施减碳降碳举措。从化学角度来看,碳元素只能转化,不能消除。煤化工合成化学品过程中普遍存在“碳多氢少”、碳氢比不匹配的问题,导致碳排放量较大。要减少碳排放,需要向反应体系中补充氢元素。
郑月明表示,除氢气外,天然气为常见易得的富氢原料。不过,目前绿氢制备成本较高,供应有限,主要依靠风电、光伏制取,产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有较强的地域限制。同时,我国天然气整体资源不足,优先作为城市燃气、工业燃料使用,政策上限制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
对此,郑月明建议,一方面,支持煤化工产业与绿氢耦合发展,支持绿氢技术开发和项目建设,降低绿氢成本,提高供给能力;另一方面,支持煤化工产业与天然气耦合发展,提升煤化工产业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在国家规划的煤化工聚集区,支持煤化工企业根据所在区域能源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减碳方式。在天然气供应较充足的非煤化工聚集区,支持现有煤化工企业在不增加煤炭用量的前提下,采用与天然气耦合技术,实施技术改造,降低碳排放。
在天然代糖产业发展方面,郑月明指出,目前我国天然代糖产业发展迅速,但推广和应用不足,市场渗透率只有2.5%—3%,而发达国家达到了10%。公众对天然代糖的认识还不够,行业创新研发和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此,郑月明建议,第一,加强对天然代糖产品的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提高对天然代糖产品的认知度。倡导食品加工企业使用天然代糖,促进天然代糖在饮料、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的推广应用。第二,支持天然代糖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加快对阿洛酮糖等新产品的认证。第三,完善天然代糖产品质量和标准体系,加强市场监管,打击虚假宣传、过度包装、违规使用等行为,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