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碳密集型钢铁生产技术在亚洲仍占主流,钢铁行业实际脱碳进程慢于预期

作者:24发布时间:2024-05-11
钢铁行业的实际净零脱碳进程慢于我们的预期,因此我们需要在履行对客户的现有承诺与实现净零目标之间力求平衡。

   钢铁行业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

        目前全球钢铁生产主要采用两种技术:高炉-转炉(BF-BOF)炼钢和电弧炉(EAF)炼钢。高炉-转炉(BF-BOF)炼钢技术是一种碳密集型的综合工艺,即在燃煤高炉中冶炼铁,然后在碱性氧气炉中精炼成钢。它仍是目前最为主要的钢铁生产方法,占全球钢铁产量的71%,而在亚洲约占90%的产量。相比之下,电弧炉(EAF)炼钢技术使用废钢、直接还原铁(DRI)和/或铁水与电力等初级原材料。电弧炉(EAF)技术所生产钢铁的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占全球钢产量的剩余29%。

        2023年,星展银行在钢铁行业的资产组合碳排强度成绩从去年的每生产1千克钢排放1.99千克二氧化碳提升至每生产1千克钢排放1.95千克二氧化碳。这一表现略高于星展在钢铁行业净零脱碳目标的“可行使命伙伴关系”情况下的参考目标场景,即每生产1千克钢排放1.83千克二氧化碳。

        作为一家扎根于亚洲的银行,星展银行在钢铁行业的投资组合主要集中于亚洲区域内,因此碳密集型的高炉-转炉(BF-BOF)钢铁生产技术仍占主导地位,这反映出全球钢铁行业的生产构成。大部分钢铁产能相对较新,不会在短期内退出市场。钢铁行业的实际净零脱碳进程慢于我们的预期,因此我们需要在履行对客户的现有承诺与实现净零目标之间力求平衡。

        此外,亚洲多国政府在推广电弧炉(EAF)炼钢技术应用方面的政策与法规落后于较发达市场。再加上亚洲范围内废钢供应的结构性短缺,以及现行定价机制缺乏透明度,阻碍了钢铁行业企业从高炉-转炉(BF-BOF)炼钢技术向电弧炉(EAF)炼钢技术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