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2024年国内需求整体平稳,钢材出口或超亿吨  

作者:24发布时间:2024-06-12
铁水产量环比微降,钢材社会总库存上涨,钢材表观消费连续下行,矿石港口库存保持高位,整体基本面欠佳

        近期黑色系价格延续调整全线大跌,其余国际大宗商品金铜大跌、原油先跌后涨反弹动能强。六月份后国内方面,政策整体进入平稳期,进出口数据表现强劲,钢材出口同比大增。

        今年1-4月,我国出口钢材3502万吨,同比增长27.0%,按此推算,今年钢材出口将超过亿吨,也不排除超过2015年创历史新高。

        基本面方面,铁水产量环比微降,钢材社会总库存上涨,钢材表观消费连续下行,矿石港口库存保持高位,整体基本面欠佳。5月29日,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加强钢铁产能产量调控,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严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也表达了国家对钢铁行业的政策取向。

        6月6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及进出口工作委员会(下称委员会)五届一次委员大会上,钢协副会长骆铁军介绍了钢材国内市场、出口市场运行现状及主要矛盾,并对行业运行及委员会工作提出建议。考虑到当前钢铁行业发展形势,委员会工作重心应由聚焦进出口市场转为统筹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协调好两个市场的平衡关系。

        国内市场深度调整 关键是实现供需平衡

        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是质与量的统一,核心是保持和提升盈利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关键是实现供需动态均衡。然而,当前钢铁行业形势突出表现为供给强劲与需求减弱之间的矛盾。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基础雄厚,在产品质量、制造能力、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处于国内和世界领先水平。但从盈利水平上看,近年来,钢铁行业利润率在我国工业领域41个门类中垫底,呈现“高水平、高质量、弱盈利”的特征。

        这一次没有‘地条钢’的困扰,也没有太落后的产能,需求其实也并未大幅下降,仅在1%~2%之间。骆铁军分享道,钢铁协会预测,今年的需求只是小幅下降,4月9日世界钢协也发布需求预测称,2024年中国钢铁需求大致维持在2023年水平。

        供给端来看,由于强大的生产能力,又都希望通过提高产量来摊薄固定费用,这就造成了一旦钢价稍微转好就纷纷提高产量,节省的费用被钢材价格的下跌和原料价格的上升‘吃’了个一干二净,而且还远远超出,步入了‘囚徒困境’。

        近年来,国家开展了粗钢产量调控工作,但限产只是短期政策;长远来看,需研究建立一种长期的、市场化的协调机制,以“切实加强行业治理、有效维护市场秩序”为目标,形成既有能耗、碳排放政策约束,又有行业自律、政府监督有效的符合市场规律和市场要求的新机制。钢铁行业习惯和熟悉了市场持续增长背景下的运行策略,对需求的阶段性下降在2008年和2012-2015年两个阶段也有所体会,但最终都是在需求实现增长的情况下得以解决。

        出口市场压力倍增 核心是有保有压

        高价进口铁矿石,量增价涨;低价出口钢材,量增价跌。对钢铁企业来说,发挥了产能,略微摊薄了固定费用,但将排放能耗留在了国内,得不偿失。同时,大量出口导致贸易摩擦风险上升。中国钢协明确提出,要“鼓励高端、限制低端、打击非法”钢铁出口,树立中国品牌,维护世界贸易秩序,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链共建,为世界提供中国优质钢材。关于下一步的工作,骆铁军副会长给了以下建议:

        一是搭建好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委员会作用。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好委员会平台,积极建言献策,解决一些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是算钢铁行业大账,平衡好国内和出口市场。中国钢铁行业一直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保持一定的钢铁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钢材出口量由2015年1.12亿吨峰值水平逐渐下降,2018-2021年出口量保持在5000-7000万吨水平;2022年以来,相对国内而言,出口市场效益更高,2023年出口超过9000万吨。在当前“双控”“双碳”及铁矿石外采度高的背景下,大量出口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也不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出口定位要从稳数量转为稳质量,立志于树立中国钢铁世界品牌,促进行业高水平出口。中国钢铁市场重心在国内,出口是国内市场的有效补充,保障钢铁产能有序释放、维护国内市场供需平衡是关键。

        三是加强国内市场自律,维护行业公平秩序。近期来看,要将国家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政策与行业自律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在行业内形成市场驱动的自律共识,把限产作为主动行为,加之政府对违规产能的限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恶性竞争的问题,保证供需平衡和行业合理利润。

        四是加强出口市场自律,树立大国钢铁形象。随着出口退税取消,高端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下滑,面临被迫退出部分市场的风险。为保持中国钢铁产品竞争力,防止主动脱钩断链,恢复高端产品出口退税已成为行业共识。

        企业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同时,加强出口自律,避免低价冲击市场,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出口市场秩序;要组织企业在高端产品贸易摩擦应对领域开展更多工作,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还要组织好企业专家开展出口管理研究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加强出口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