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7日,“通江达海 运‘济’天下”网络集中宣传活动暨2024年全国网络媒体济宁行活动举办。
6日上午,参加此次活动的媒体代表来到了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该项目占地1757亩,总投资50.3亿元,是济宁市属国企济宁能源集团2022年联合中集集团、宁德时代、武汉理工大学联手打造的全国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标准化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示范基地。
据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研发的首创90m、73m、67.6m三种船型,通过技术成果集成,显著提升了装载量,大幅降低单位载重阻力,污染物排放量降低90%以上,碳排放降低15%。成功实现了“含新量”和“含绿量”的“双提升”,助力济宁现代港航物流战略强力突破,引领未来内河航运发展的新趋势,“这种船型不仅适合国内内河航运,公司目前已经拿到了不少国外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济宁市属的老牌国企,济宁能源集团起于煤炭产业,而今转型港航业务后,又延伸产业链,涉足新能源船舶制造。
1970年初夏,在一个叫落陵村的大洼里,30多名技术人员、100余名退伍军人开始动工修建济宁历史上第一对矿井——落陵矿井。落陵矿井是济宁能源集团的起点,也是该集团锲而不舍、无私奉献的“落陵精神”的起点。
1999年,运河煤矿建成投产。同年8月,济宁矿业集团成立。2008年5月,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挂牌成立。目前,集团煤炭年产能1100万吨,电厂装机容量210MW,年发电量10亿千瓦时,拥有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9座,省级以上绿色矿山5座。
不过,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能源红利逐渐减少,“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一度让济宁如坐针毡。作为济宁市属骨干国企,济宁能源集团并没有固守煤炭行业。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出于对煤炭等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的了解,为激活济宁深厚的“水运基因”,济宁能源将目光从“黑色”的煤资源转向了“蓝色”的水资源,从“守望矿山”到“奔赴江海”,发展港航物流。
这成了济宁能源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招,也让该集团成为济宁内河航运大突破大发展的“先锋大将”。
在港航物流业站稳脚跟后,济宁能源集团又开始向上游延伸。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利润4.36亿元、税收1.65亿元,带动周边经济社会发展。
“通江达海 运‘济’天下”网络集中宣传活动暨2024年全国网络媒体济宁行活动由山东省委网信办指导,济宁市委网信办联合广州、武汉、宁波、南昌、南宁、万州、惠州、衢州、徐州等地网信部门主办,澎湃新闻、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共同承办。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