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镍矿>> 资讯详情

“资源哈密”——还原铁凸显非凡气势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1970-01-01
“西域咽喉,东西孔道”,“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自古以来,人们习惯用这样一些溢美之词形容哈密所处的位置以及当地主要物产。

  星移斗转。当时光的马车轰隆隆驶过二十一世纪时,人们重新审视地处新疆“东大门”的哈密,都不能不注意到这样一个现实:今天的哈密尽管喀尔里克冰川依旧白雪皑皑,哈密瓜仍然甘甜如蜜,但更多的优势和特色,包括以能源、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资源所具备的广阔开发前景,以“南园北牧”为总体格局的生态农业、精品农业所呈现的勃勃生机,以及以“东天山文化”为背景的旅游产业独特魅力都正在得到全面显现。

  也正是被上述具有西部大开发特征的新亮点所吸引,在最近两年多次造访哈密的基础上,今年11月,我们再度来到哈密瓜的故乡,变换角度对这块生机勃发的土地进行观察,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这个尽管只有两县一市,却蕴含着巨大发展潜能的地区跳动的脉搏,并且力图通过笔下的文字,翔实地记录当地各级干部出色的工作以及各族群众的辛勤劳作。

  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组最新数字:今年1~10月,哈密地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地区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42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98个,累计到位资金23.8亿元,同比增长62.7%。在工业投资占据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主导地位情况下,采矿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倍。

  透过令人振奋的数字,我们看到了中国华电、山西潞安矿业、山东鲁能集团、中国保利集团、宝钢集团、青海奥凯矿业、新疆有色、新疆广汇等区内外强势企业在东天山脚下秣兵厉马、大展宏图的身影,听到了哈密这块资源宝地全面苏醒的声音。

  “哈密地区近几年实施的‘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南园北牧’战略,既符合哈密当地实际,也符合科学发展观。”哈密地委书记郭连山进一步谈到:“凭借哈密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哈密地区抢抓机遇、实现优势资源转换的重头戏。”

  为了对哈密地区依托资源禀赋迅速成长的优势产业进行深入了解,我们和当地城市经济口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我们了解到,进入“十一五”以来,哈密地区包括能源、黑色有色、化工、轻纺、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石化在内的八大产业各具特色,尤其是能源和黑色、有色金属产业,更是势头迅猛,令人欣喜!预计到今年底,这两大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将超过16亿元,占全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

  能源工业无疑是哈密地区今后最被看好的主导产业之一。以煤炭资源为例,这样一个仅有两县一市的小地区,居然拥有占全国12%,占新疆38%的煤炭资源。今年10月,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对哈密三道岭煤业进行整合之后,到年底仅该企业一家生产的煤炭就达460万吨左右。

  有了充足的煤炭,就有了更大的能源转换空间。目前中国华电哈密发电公司利用三道岭的煤支撑的电力项目装机达到36.9万千瓦,除了满足哈密当地工农业生产用电需求以外,每年还有数亿度电源源不断输送到自治区的主电网上。

  与此同时,中国华电哈密英格玛煤电投资开发公司在哈密北部矿区开发建设的一期2×60万千瓦发电项目,电源可行性研究正在加紧进行,67.6平方公里矿区地质详查已经完成。按照该公司的战略设想,两期项目全部完成,投资将达300亿元,总装机520万千瓦,同时配套1500~2000万吨煤炭生产能力。

  鲁能集团2×30万千瓦煤电项目可研以及80平方公里资源勘探都已完成。整个项目分四期实施,最终装机规模达到580万千瓦,配套煤炭产能也在2000万吨以上。

  此外,华电哈密发电公司在对原有的小机组进行淘汰基础上,近期将启动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潞安集团今后几年煤炭产量将扩大到千万吨以上,同时将上马2×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中国保利集团也筹划在巴里坤建设2×30万千瓦煤电项目以及洁净煤项目。所有的煤电项目,最终都将汇集到国家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线路,也就是“西电东送”骨干工程上。

  煤化工方面,广汇新能源在伊吾淖毛湖一期120万吨甲醇、84万吨二甲醚项目总投资预计需要67亿元,2007年该企业已投入基建资金3亿多元。最终该项目将形成600万吨甲醇、400万吨二甲醚的总体规模,同时配套2500~3000万吨煤炭生产能力。

  潞安集团在沙尔湖矿区也开辟了一片面积达80平方公里,可供纵马驰骋的战场:该集团计划在那一带建设1000~1500万吨规模的配套煤矿,然后以煤炭为原料,上马240万吨甲醇、80万吨烯烃项目。

  必须提到的还有青海奥凯矿业在野马泉一带建设的60万吨煤焦化项目,汇友公司在巴里坤建设的60万吨焦硫联产项目,以及香港金山集团拟开发的煤层气项目等等。

  黑色金属开发在哈密同样天地广阔。目前在哈密从事铁矿石采、选的企业包括博伦、大明、龙诚、西成等一连串企业。2007年全地区铁精粉产量预计可达185万吨,氧化球团97万吨,基本奠定了哈密作为自治区重要钢铁原料基地的地

  据介绍,明年博伦矿业还将在目前35万吨球团基础上再增加60万吨生产能力;宝钢集团八钢雅满苏矿业近期也将着手建设120万吨球团项目;青海奥凯矿业瞄准的目标则是填补当地空白的2×15万吨直接还原铁项目。

  哈密有色金属资源也异常丰富。当地已知的有色金属矿产多达76种,2007年全地区金属镍产量预计可达3900吨,高冰镍3000吨,金属铜1750吨。主要企业有众鑫、亚克斯、东为、佳泰、汇龙等等。2007年新进驻的企业包括新疆有色集团和鑫矿业,一期投资2亿元,形成60万吨铜镍矿石采、选能力,目前该项目已投入资金1亿元,主井和副井都已基本完工。

  新华联30万吨铜镍采、选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矿山建设。亚克斯、东为、佳泰等几家铜镍企业也各自在扩大产能。“哈密铜镍开发前景一片光明,有望成为中国第二个金川(镍都)。”哈密地区经贸部门负责人表示。

  钼矿以及金属镁矿开发也在着手进行。

  盐化工目前重点区域在巴里坤和哈密市七角井地区。其中巴里坤的硫化碱企业经过大力整合,已形成汇友和新联化两家主要龙头企业。纯碱生产主要依托新疆化工集团双合碱业。从现在起,开辟哈密盐化工产业新纪元的将是西北几家著名企业,其中包括上市公司——青海碱业,该企业正在哈密开发的纯碱项目一期规模达到120万吨。另外还有宁夏一家企业的30万吨烧碱、40万吨电石、30万吨PVC项目。

  哈密地区建材产业以往主要依靠石材加工,今后几年该地区荒料生产规模将达到10万立方米,板材加工能力达到100万立方米。堪称异军突起的是哈密的玻璃以及玻璃制品企业:晶华浮法玻璃有限公司是新疆目前唯一生产浮法玻璃的企业,该公司一期投资1.2亿元的270万重箱平板玻璃生产线预计明年将投产。

  永光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一期5万吨玻璃瓶项目据介绍不仅规模居新疆之最,而且技术工艺也是全疆最先进的。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建设15万重箱高档玻璃以及异型玻璃项目。

  轻纺产业重点依靠协力棉纺,目前该企业已形成10万纱锭生产能力,最终目标是50万锭。

  农副产品加工这两年也取得新进展,新上项目包括金牛盖瑞日处理100吨鲜奶生产线,“王液”公司万吨红枣汁生产线、骏业制麦2.5万吨大麦芽生产线。此外还有新雅和古道两家初具规模的葡萄酒厂,以及新隆淀粉等等。

  三塘湖、淖毛湖油田在经历了令人望眼欲穿的企盼之后,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目前仅伊吾县境内油井就达20多眼,其中若干眼日产原油超百吨。“明年伊吾县原油产量有望达到30万吨,后年实现百万吨,相当于玉门油田的产量了!”伊吾县委书记黄建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矿产资源开发捷报频传的哈密地区并没有被空前的大好形势冲昏头脑。“实力优先、效益优先、精深加工优先、低耗水优先”是哈密地委、行署提出的矿业开发四条基本原则,也是当地各级领导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集中体现。

  “我们所把握的原则就是要把哈密的优势资源配备给区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从而在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实现开发效益最大化。”郭连山书记谈到。

  正是基于上述“四优先”原则,哈密地区这几年对矿业开发秩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全地区矿山企业个数比原来大大减少,矿业产值以及矿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却大大提高。与此同时,该地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始终坚持招大商、选强商的理念,并且引导企业投资精深加工领域、不断延伸产业链。

  节水问题更是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地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2003年到2006年三年里提高了13个百分点。华电哈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万度电取水量由原来的130立方米下降到45立方米。

  迅速发展壮大的企业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哈密地区2006年6月将地区工业学校、农校、卫生学校整合成哈密职业技术学校,设置了机电一体化、采选矿、计算机、汽车驾驶与修理等专业,近期还打算开设化工工艺、煤电化、矿山机械、数控加工、石材加工、电力运行等与当地优势产业相对应的专业。该校还与哈密煤业集团、雅满苏铁矿、亚克斯资源开发公司、汇友矿业、大明公司盐湖铁矿、博伦矿业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有针对性地为各家企业培养技术骨干。

  在哈密调研期间我们还获悉,哈密铁路站场改造前不久已经完成,编组能力大大提高;2008年连云港——霍尔果斯高等级公路(哈密段)也将全线贯通;此外哈密机场改扩建工程也将在明年如期完成,届时包括波音757在内的大型飞机都可以在哈密机场起降。所有这些重大基础性项目,都将为哈密地区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