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球团矿>> 资讯详情

中钢协铁矿石谈判如何背水一战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1970-01-01

   今年首次代表中国钢铁业进行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日本拿下长期合同的“首发价”四天后正式向三大矿山摊牌,拒绝接受澳大利亚力拓与日本和韩国钢企达成的铁矿石降价协议。
  中钢协拒绝的理由是,“首发价”没有客观真实地反映今年国际市场铁矿石供需市场的变化形势,从总体上也没有体现钢铁生产企业与矿石生产企业之间利益共享、互利互赢的关系,将造成中国钢铁生产企业全面亏损。
  而矿业公司看到的是,中国正在回暖的钢材价格,不断高涨的港口库存,以及随之攀升的海运费。这一切似乎都是矿山企业继续与中国谈判的筹码,甚至有矿山企业高管放出风声:如果中国不答应亚洲同行们确立的“首发价格”,它们宁愿在现货市场交易。
  那么,中方此次试图赢得谈判的砝码还有哪些?
  首先,矿山企业的高利润是中方应该抓住的一大“把柄”。
  从2003 年开始,随着我国铁矿石的进口量激增,铁矿石价格也“水涨船高”。到2007年12月,进口铁矿石到岸价从原先的24~28美元/吨上涨到最高超过190美元/吨,在国内钢企利润被压缩的同时,国外铁矿石供应商的利润丰厚。
  现在,刚刚拿下今年矿石长期协议“首发价”的力拓,以约42美元/吨的成本在皮尔巴拉矿区挖矿,却将以62美元/吨的价格销售粉矿,如果它的最大客户,中国的钢铁企业也接受这一价格,去年下半年还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力拓,这一财年显然将会因为运营利润率的可观而舒一口气。
  再看看去年到今年澳元兑美元的汇率变化又会发现,即使今年是近7年来矿石年度价格的首次下降,对矿山企业来说损失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从去年以来,澳大利亚货币兑美元大幅贬值,最低的时候贬值幅度就超过30%,而现在,澳元兑美元的汇率贬值也在20%以上,因此以美元计价的澳大利亚铁矿出口价格跌幅是33%,这对澳大利亚的矿山企业来说就是相当于抵消了部分出口铁矿的价格下跌。
  而与之相反的是,即使按照现在比“首发价”略低的现货价格采购,中国的钢铁企业依然在亏损的边缘挣扎,如果现货价格受“首发价”影响被进一步推高,而国内钢材市场仍如目前无法回暖,中国钢企的亏损面可能还要进一步加大。
  因此,中方要赌的就是,下半年的钢材市场是否可能回暖,这不仅决定了全行业亏损是否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也决定了如果谈判破裂,中国的钢铁企业在现货市场的采购价格是否会涨过长协价格。
  目前,国内钢铁价格已经连续7周上涨,而按照惯例,4到5月份一般是中国钢材销售的旺季。因此,6、7月的市场是否会继续上涨成为铁矿石谈判中中方能否拥有更大砝码的关键。此外,目前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库存量也较大,理论上也可以为拖延谈判减少进口提供基础。
  目前,我国的铁矿石港口库存有7000万吨,加上各大钢厂库存及社会库存将超过1亿吨,而目前中国钢铁生产每月所需铁矿石6000万吨,按50%的对外依存度计算,中国每月仅需进口铁矿石3000万吨。因此现在中国已经拥有1亿吨的铁矿石库存,即使不进口也能维持钢铁企业三个月左右的生产。
  不过还需指出的是,在日本拿下“首发价”后,中国现货市场的铁矿石进口却依然有增无减,价格也是继续攀升并接近“首发价”,这与国内铁矿石需求的真实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与我国的铁矿石进口存在贸易商、大型国企、民企中小钢厂多个不同的利益主体有很大关系。
  虽然铁矿石进口已经实行备案制,但却无法阻止一些贸易商甚至钢厂的投机行为,他们参考新日铁接受的35%降幅,预期铁矿石涨价,抄底心态更是加重,继而进一步加大现货矿的进口量。
  无怪乎一位矿山企业的高层会指出,与日本企业100%的长协合同不同,中国强大的现货市场购买力和一些长协合同的不执行,使国外矿山企业在中国即使无法获得与日本企业同样的降幅,也不用担心在现货市场销售的风险。
  要想使中国的“背水一战”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应该让所有的铁矿石进口商团结起来,控制好铁矿石现货市场的进口秩序,这是获得“中国价格”的权宜之计,也是中国钢铁业原料进口被动窘境长远必须解决的问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