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钢铁风波”:日美同盟的 “试金石”

作者:24发布时间:2025-01-09

        在拜登总统任期接近尾声之际,他做出了一项令其盟友大为震惊的决定,对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下达了中止命令 。这一举措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日本,这个被美国视为 “最亲密的盟友”,为何会遭受如此对待?

        同盟关系并不意味着双方利益完全一致,更不可能 “亲密无间”。在日美军事一体化进程以及对南太岛国的外交策略上,由于两国利益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故而呈现出 “亲密无间” 的表象。然而,这无法掩盖日美在众多领域存在利益分歧的事实。

        “钢铁风波” 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惊动了总统亲自做出决断,成为舆论焦点。但实际上,近年来日美之间的分歧愈发频繁。例如,2024 年美国财政部将日本列入 “汇率操纵监测名单”;美国全然不顾东京电子等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利益,强行要求日本跟随其步伐,强化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限制。

        回顾历史,日美之间的矛盾更是层出不穷。从 1960 年起,持续近 30 年的日美贸易摩擦,致使美国对日本展开了长期的经济打压。其中,美国迫使日本签订的 “半导体协议”,成为日本半导体行业由盛转衰的关键因素。

        在美国政府眼中,当他国对自身有利时,便被视为 “亲密盟友”;一旦利益受到冲击,便立刻将其视为 “对手”,并毫不留情地进行打压。此次 “钢铁风波”,无疑是美国对日本的一次严厉警告。

        负责审查日本制铁收购案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其职责是评估外国投资对美国国家安全是否存在风险。理论上,该委员会应对所有外国投资一视同仁,但实际上却存在 “白名单”。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 “五眼联盟” 成员国的某些交易可免受 CFIUS 审查。多年来,日本一直渴望加入 “五眼联盟”,却始终未能如愿。尽管美国表面上给予日本 “亲密盟友” 的定位,但与英、加等 “内圈盟友” 相比,日本显然处于 “外圈”。2023 年底,美国决定审查美钢收购案时,《日本经济新闻》曾指出,“CFIUS 主要针对中国等令美国在安全保障上担忧的国家,美国总统表示将审查同盟国企业收购的情况实属罕见”。可见,日本媒体高估了日本在美国心目中的地位。

        此外,美国对日本心存戒备还有其历史原因。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经济处于鼎盛时期,“日本威胁论” 在美国甚嚣尘上。当时日本对美国资产的大规模收购,至今仍让许多美国人记忆犹新。尽管日本认为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不会对美国造成威胁,但拜登却表示,“若此次收购使一家美国主要钢铁公司落入外国企业手中,将对国家安全和关键供应链带来风险”。这一言论直白地反映出美国对日本的真实态度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些盲目依赖美国的日本人,或许应该重新审视现状。

        对于拜登的这一决定,部分观察家批评称,这将 “损害日美同盟”,进而影响美国的国家利益。暂且不论这是否真的涉及美国国家利益,即便属实,在拜登看来,国内利益显然更为重要。西方政治家在决策时,并非如国际关系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进行理性决策。对决策者而言,个人利益往往占据首要位置,这在总统选举等场合表现得尤为明显,候选人为了当选常常不择手段。其次是政党利益,拜登此次阻止收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反对,而该工会组织是拜登所在民主党的重要支持力量,也是民主党与共和党竞争的关键领域。

        与美英特殊关系、美澳新同盟等不同,日美同盟的不平等性极为显著。在日美同盟框架下,美国利益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在很多情况下不会顾及日本的感受。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这一点都未曾改变。拜登政府虽被认为重视与盟友的关系,但此次 “钢铁风波” 表明,他与奉行 “美国优先” 的特朗普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异。

        有人认为,日美加强同盟关系,美国就会充分照顾日本的利益和感受。然而,“日美地位协定” 赋予驻日美军治外法权般的特权,导致在冲绳犯下强暴罪行的美军能够逃脱日本法律的制裁。尽管冲绳民众长期呼吁修改该协定,但美国却对此充耳不闻。这一事件不仅凸显了美国利益的优先性以及对日本民众利益的漠视,更揭示了日美同盟关系的不平等本质。

        综上所述,拜登阻止日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行为,并非偶然,也不应令人感到意外。它再次警示人们,日美同盟关系远非表面上那般牢固,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利益博弈和权力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