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炼铁高炉,处于看不见、摸不着的“黑箱”冶炼状态。但在敬业集团,记者看见了冶炼过程。
“小空穴形成,有可能滑料”“料仓料位低于4.5米”……近日,在敬业集团第一炼铁事业部A号高炉主控室,通过高炉专家诊断模型系统平台,记者看到了异常炉况提示、原燃料质量预警、料仓料位预警等信息。机动部科长彭凯彬说,系统可根据实时炉况,提供精准预警和操作建议,确保高炉安全高效运行。
通过这个平台,不仅能看到料批矩阵实时数据、槽下上料实时数据等以往没有的数据,还能看到高炉纵切面模拟界面。
“你看,在炉身位置,焦炭和铁矿石一层层交错堆叠,形成均匀的条纹状结构。炉底火焰向上喷射,将铁矿石熔化成铁水和炉渣,最后分层积存在炉缸里。”彭凯彬说着,将鼠标箭头放在某一层铁矿石区域,系统立即显示该层铁矿石的料批号、入炉时间、料线深度、料层厚度、批重等信息,让人一目了然。
对于A号高炉炉长刘宝洋来说,这个系统是个好帮手。“前几天,系统还辅助我们调整了布料角度。”刘宝洋调出高炉运行曲线图说,当时的煤气利用率波动大,下行趋势明显,一度跌出45%,这说明高炉运行不稳定。
结合系统给出的数据分析和高炉纵切面模拟界面,他们判断高炉边缘气流不太通畅,需要调整物料布设角度。记者观察发现,调整铁矿石的布料角度、优化布料平台后,后续的曲线图显示出煤气利用率呈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
“过去,高炉炼铁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和理论模型。”刘宝洋说,每天他需要根据公司下发的生铁产量要求,计算铁矿石和焦炭的消耗量、往高炉布设物料次数、每次布设物料吨数等,以求实现燃料消耗最少、生铁质量达标。
往高炉布料,讲求均匀,这样才能保证炉内气体充分流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看不到高炉纵切面,刘宝洋只能靠经验和计算得出炉内每一批物料的布设厚度、深度等重要参数,在纸上画出大致的高炉纵切面,无法精准还原高炉内真实情况。
“如果布料不均匀,炼铁时极易出现滑料情况,导致铁矿石受热不均匀,无法充分还原成铁水,既浪费物料,炼出的铁水质量又不稳定。”刘宝洋说,为保证生铁产量和质量,他不得不多用一些焦炭、燃料,这样就增加了生产成本,不利于降本增效。
2023年,敬业集团与一家科技型企业展开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高炉专家诊断模型。该模型通过打造一整套数字感知系统,在高炉炼铁时高效率地实行高精度感知,实现高炉生产状态的全面监测、评估、预警和诊断,从而打破“黑箱”冶炼难点,变“经验炼铁”为“智慧炼铁”。
如今,高炉专家诊断模型已在第一炼铁事业部A号高炉和B号高炉上线运行,刘宝洋的工作轻松了不少。“我可以随时查看高炉运行情况,根据模型提供的精准预警和操作建议,与生产一线负责人及时沟通对接,方便又高效。”他说。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