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加料”,工人们从“炉前炼钢”变为“一键炼钢”;通过智能算法和机器视觉,生产一卷钢板只需120余秒;环保智能管控系统模型,3447个监测点数据一“幕”了然,实现“一图观全厂、一图管全厂”……近日,凭借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工厂应用场景深度融合优势,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省工信厅公示,成功入选我省2024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的有力支撑。”该公司智能制造推进办公室主任王松说,大模型拓展了企业5G场景和智能化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公司数智化转型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让钢铁之城搭上“智慧快车”。近年来,迁安市加快推进钢铁产业向新向绿向高端发展,加快精品钢铁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国家级精品钢铁基地。特别是今年以来,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能源动态管控模型、转炉吹氧自动控制模型、带钢边部缺陷检测模型……在河北钢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大屏幕上,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全景图中142个钢铁领域人工智能场景模型清晰展现。
“我们将钢铁生产全流程涉及的300多个生产工艺环节,进行了拆分。最终从300多个场景中选择142个可落地、具有开发价值的人工智能场景作为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底座’,为钢铁企业烧结、球团等12道工序进行数智化赋能。”迁安市数据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许敏介绍,迁安市目前拥有全流程钢铁企业6家、钢铁深加工企业23家,行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整,丰富的智能化、数字化应用场景需求,为钢铁产业与大模型融合找到了支点。
作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钢铁产业是迁安市发展基本盘。要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先机,亟需以数字创新驱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
2024年以来,迁安市联合河北省内39家钢铁企业及13家国内顶尖水平人工智能企业,开展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等场景应用模型攻关,共同搭建“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人工智能管理系统。
“大模型就像拥有烹饪机器人和丰富食材、设备的智慧厨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菜系、调整口味,也可以根据消费群体个性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创新菜系。”许敏介绍,要使这家“钢铁智慧厨房”能够随时做出丰盛的“场景大餐”,需先购置好“食材和厨具设备”,即随时搜集钢铁行业中的专业数据,通过训练形成场景化、定制化、个性化的专有模型,从而推动产业由制造变“智造”,创造新价值。
2月7日,在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大厅,制造部首席工程师董晟正通过大屏幕数据实时监控铁水运输流程,查看铁水自动分配调度情况。
对于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带来的“智变”,董晟感触颇深。
首先是告别以往多部门人工协作铁水运输作业。比如公司应用“鱼雷罐跟踪与铁水降温”模型,实现了铁钢界面可视化跟踪、铁水运输流程透明化和铁水分配自动化。“公司铁水温降降幅达42%,鱼雷罐周转率增幅约125%,每年降本至少7000万元。”董晟说。
首钢股份迁安钢铁公司应用修磨机器人系统,每月减少降级产品超千吨;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应用智能优化燃烧模型,烧炉煤气使用量减少3%以上……如今,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与迁安市钢铁企业“火花”不断,场景应用已达42个。
而事实上,搭建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迁安早已做足准备:加强“数字迁安”建设,建成基础云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等8大系统,夯实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设立10亿元新动能创投股权投资基金,为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供资金支撑;搭建京津冀钢铁联盟(迁安)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开展技术改造升级行动,推进钢铁企业设备上云,加快打造智能工厂……
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加速迁安钢铁行业的智能化升级进程,也加快了迁安市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布局步伐。
日前,在首钢智新电磁材料(迁安)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用高端无取向硅钢项目(二期)进行设备调试,将进一步助力迁安钢铁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会让迁安钢铁‘太行’!”许敏笑着说,模型的应用使得全市钢铁生产连续化程度提高12%,吨钢能耗降低8%,产品质量一致性提升20%,截至目前全市精品钢材比重提高至45%。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