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节后煤炭市场缓慢“复苏”

作者:1180发布时间:2025-02-25

春节假期过后,伴随各行各业复产复工,煤炭​市场也缓步“复苏”。随着工业企业逐步复工复产,电煤消耗有所增加,电厂库存持续下降,用煤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近期部分地区的寒潮天气进一步促进居民用电量提升,但同时也对煤炭生产和运输带来一定挑战,产地煤矿和铁路部门积极应对,确保煤炭供应稳定。长远来看,随着工业用电需求逐步回升和非电行业采购需求增加,煤炭价格有望企稳,市场也将逐步恢复活力。

节后市场迎暖意

回顾春节期间,煤炭市场需求偏冷,整体供应偏宽松,呈现供需两弱状态。但假期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寒潮降温,燃煤电厂发电量、供热量、电煤耗量同比去年春节期间仍有较大幅度增长。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1月30日至2月6日,纳入电力行业燃料统计的发电集团燃煤电厂日均煤耗较先前一周增长1.8%,同比去年春节期间增长18.6%。

伴随假期结束,工业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电厂生产和电煤消耗相比假期又有所上涨,电厂库存继续下降,且较春节前降幅加大。而在国内煤炭产地方面,节日期间部分国有煤矿保持正常生产,节后部分中小型民营煤企也恢复生产,煤炭整体供应正稳步回升。

节后部分中小电厂和热电企业询货增多,一度带动环渤海港口市场略有回暖。但节后电力、化工、冶金等企业仍维持刚需性补库,需求仍未释放。贸易商仍多以观望为主,部分煤矿出货情况一般。整体来看,假期后的煤炭市场依然偏冷,2月7日港口库存较去年同期增长532万吨,而港口煤价也在节后僵持数日后,于2月8日出现首降。

而从2月6日开始,我国迎来自2024年暖冬以来的最强也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的寒潮大风降温天气,全国气温创2024年冬季至2025年初以来最低值。本轮降温使全社会居民用电量大幅攀升,电厂日耗出现明显提升。

保产保供应对寒潮

2月6日,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回升至153万吨,较春节期间104.7万吨的最低值升高了48.3万吨。尽管相比春节前180万吨的日耗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伴随复产复工节奏加快,工业用电量提升,同时寒潮带动居民用电量上升,电厂去库存速度有望加快,带动电煤需求进一步提升。在寒潮席卷下,产地煤矿也正多措并举,保障煤炭生产运输。

寒潮期间,内蒙古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及降雪天气,内蒙古中西部部分地区气温持续走低,鄂尔多斯市区准格尔旗最低气温逼近零下30摄氏度。在国能准能集团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开采作业仍有序进行。剥离作业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应对寒冷天气,洒水车采取少量多次洒水的措施,以防作业路面结冰。因大风扬尘导致能见度降低,运输车辆打开双闪、调整车距保证安全。同时,该矿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制定应对方案,确保在各类复杂条件下安全作业。

强冷空气影响下,京津冀地区气温骤降,国铁北京局开辟电煤运输“绿色通道”,对电煤发运优先受理、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放行,确保电煤运输在恶劣天气下“不卡壳、不断链”。国铁沈阳局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冻煤卸车难度,压缩煤炭运输在途时间,并确保卸车解冻设备可靠高效,目前管内56家主要电厂库存保持在930万吨,可耗天数27天。

价格企稳趋势不变

尽管节后需求向好变化,煤炭生产和运输得到有力保障,但冷空气影响呈现间歇性特征,煤炭供需偏宽松格局仍未改变。

春节前,北方港口库存就不断升高。黄骅港煤炭港区1月完成煤炭卸车1539万吨,完成煤炭装船1530万吨,调入多于调出。而春节假期结束以来,北方港口库存持续攀升,目前北方九港库存已升至约2800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而到2月12日后,我国产地煤矿开工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又进一步对港口库存形成补充,但下游采购量有限,市场煤价呈现稳中小幅下降态势。2月12日,主要规格的煤种平均价格相较节后第一天的2月5日下降了约4.3元。

尽管当前煤价承压,但降幅有限,长远来看,火电用煤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动力煤韧性较强,价格难有大幅下跌空间,伴随需求和供给同步优化,价格企稳趋势不变。另外,2月中旬和下旬,伴随工厂开工率逐步回升,钢铁、化工和建材等非电行业的煤炭采购需求也将缓步增加。

此外,我国进口煤当前或已触及上限。作为去年我国最大煤炭进口来源国的印尼,今年小幅降低了煤炭生产目标,同时计划引入其国内煤炭基准价格进行全球交易,但贸易商对此抗拒情绪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