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天工国际:锻造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

作者:1180发布时间:2025-03-03
天工国际:锻造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
   位于镇江丹阳的天工国际集团凭借自主研发的尖端技术,成为世界唯一全粉末系列产品制造商,其中高速钢工具产量连续21年位居世界第一,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3D打印等高端制造领域,为服务新型工业化贡献了硬核力量。今天的《向新图强显身手》,我们一起走进天工国际。

  江苏台记者周杨杨说:“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垄断,让普通的钢材料变身成应用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前沿材料粉末冶金技术有多牛?这条生产线告诉你答案。”

  一锅普通钢水从生产线上倒下,一路经过雾化、制粉、压制、烧结等程序,另一头即可下线成型的工模具钢产品,这就是目前钢铁行业中最先进的粉末冶金技术。它产出的材料具有成分均匀、韧性强等优点,可作为航空、高铁、汽车、3D打印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原材料。

  天工国际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于洋说:“碳化物的分布决定了特钢综合性能,粉末冶金碳化物,稀疏物它的分布非常小,它的性能是同类的传统模具钢、工具的两倍到五倍,这样我们既节省了资源,又减少了客户端使用成本,延长了寿命。”

  就在前两天,中国首张北美压铸协会认证证书花落天工,代表江苏造的大型压铸模块被欧美高端市场认可,企业在手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份。

  从村办小厂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江苏人实干争先的精神浓缩在了企业奋斗历程中。1981年,天工从生产纸绳起步,2004年,企业的高速工具钢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入选全国单项冠军产品。2018年,企业启动国内首条粉末冶金工业化生产线建设,开始攻坚行业最尖端技术。

  天工国际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朱小坤说:“我们以前没有做这个粉末材料的时候,国外的卖给中国的材料要60万元一吨,当时我们一无技术,二无人才,自己规划,自己设计,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创新,我们用了两年时间把这个产品搞出来。”

  核心技术的突破,打破了国外长达几十年的垄断,于危机中孕育出了发展先机。此后,企业不断延长产业链,粉末冶金材料全部实现了进口替代,并被列入前沿新材料和“十四五”发展重点材料目录,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天工也成为世界唯一全粉末系列产品制造商。如今,天工每年可生产35000吨高速钢及3.8亿件高速钢切削工具,产品畅销全球近百个国家。

  天工也是中国第一家胜诉欧盟“双反案”的企业,成功捍卫了中国特钢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

  天工国际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部长陈俊说:“目前我们工模具钢产品已经占到世界市场的30%以上份额,特别是高速钢工具,已经连续21年位列世界第一。”

  目前,天工正把握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企业每年还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研发,先后建设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创新平台,打造了一支由国内外顶尖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

  朱小坤说:“总书记勉励我们规规矩矩把我们的实体经济做好,把制造业做好,这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最近我们拿到了国家科技部和我们江苏省政府联动的大型一体化压铸模的项目,我们非常有信心把这个项目成功转化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然后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我们的贡献,相信江苏的民营企业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