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科技依托张家口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源网荷储项目建设
拓资源,聚链合作强“能”力
张家口坝上地区,海拔1400米,地域辽阔,鳞次栉比的百米风车与漫山遍野的光伏面板交相辉映。
资料显示,张家口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4000万千瓦以上,太阳能发电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以上。变绿为电,化电为氢,这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3393.5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已经形成可再生能源“发、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的态势,崛起一座国际氢能之都。
打造具有全球示范的绿氢绿能耦合冶金示范,张宣科技这一底气正是来自张家口高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优势,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早在去年11月,在张宣科技厂区,河钢集团与张家口市政府签署共同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高端绿色钢铁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绿色能源、氢能产业链延伸、资源再生与循环经济、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孵化、城市更新改造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随着一个个项目加快落地,新能源产业园将具备年3.5万吨以上的绿氢制备能力和10亿kWh绿电消纳能力,培育绿色能源技术研究与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集聚园区。
从愿景到实景,一座拔节生长的近零碳排工厂孕育着新的期待,张宣科技正阔步迈向新的“金山”。
扩优势,以绿为本塑新质
张宣科技十里钢城,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巍然矗立的氢基竖炉。作为氢冶金示范工程的核心设备,在其内部高温高压环境下,铁矿石与氢气发生反应,生成直接还原铁和水。
“以氢代煤”,带来的是冶金工业能源结构、工艺结构颠覆性的变革,这一跨越被业界誉为中国钢铁史乃至世界钢铁史上的里程碑。
“新能源+”,加速近零碳排工艺变成现实。进入低碳时代,钢铁、能源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正由“摄取化石能源的能力”逐步转变为以氢冶金为代表的“降碳捕碳,摆脱化石能源束缚的能力”。
张宣科技氢冶金示范工程以焦炉煤气为气源,同时在氢基竖炉反应器预留了绿氢切换功能。去年9月9日,利用张家口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制绿氢,氢冶金示范工程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绿氢”氢冶金工业化生产,DRI产品合格率百分百,金属化率超94%,验证了“绿电—绿氢—绿钢”生产的技术可行性,丰富了氢冶金的原料气源,迈出了探索实现全绿氢近零碳氢冶金技术的重要一步。
“新能源+”,推动高端绿色制造持续出圈。数据显示,2024年,张宣科技网购绿电4.2亿kWh,占外购电总量40%以上。此外,迄今已投用厂房屋顶光伏项目总容量14.5MWp,全年光伏自发电总量1100万kWh,降低用电成本约200万元。
应用DRI高品质洁净原料,采用电弧炉、钢包精炼炉、真空精炼炉组成的“三联”工艺生产绿色高端材料,实现了行业首创。这里的绿色模具钢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成功替代了进口。
新型高强殷钢有着“皇冠上的明珠”美誉,是制造倍容量输电导线的最尖端的核心关键材料,吨材平均售价10万~15万元。河钢集团不仅拥有该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在张宣科技成功实现了落地转化。烟筒山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设河北首条、中国钢铁企业首条殷钢芯倍容量输电导线示范线,打通并形成“光伏绿电—殷钢芯输电导丝—氢冶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
“新能源+”,助力数字科技产业蓬勃聚势。今年,张宣科技绿色智算中心将迎来某互联网巨头重大项目的入驻,IT订单达到100MW以上,目前数据楼及配套设施建设正全力冲刺。
绿色智算中心定位构建辐射华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总投资37亿元,可容纳服务器规模约为50万台,充分利用当地低温环境,采用多种节能技术,持续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电能利用效率(PUE)1.24以内,绿色化程度高。
以此为带动,张宣科技拓展产业链发展,建设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目前已先后引进并集聚起绿色数智中心、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医院、智慧冷链等丰富的要素资源,园区所在地从长期闲置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充满活力的“产业秀带”。张宣科技正崛起成为落实“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国家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数据中心的又一重要集聚地。
工人日报-中工网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