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暨创新成果发布推介会在陕西西安举办。会议集中展示总局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及示范项目。有关部委、行业协会、院士专家,沿黄部分省区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环保、科技部门,相关高校,沿黄部分能源企业有关负责同志齐聚一堂,深入交流。
会议发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同时发布推介了总局高原高寒地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煤矿区“控水采煤”关键技术,服务矿山绿色安全开采的采动空间注浆减沉、防灾、处废一体化技术体系,生态安全时空智能监测技术,煤系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技术,服务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精细物探勘查技术,矿山钻探救援新技术等7项创新成果,以科技创新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开发的关键区域,资源与生态地位十分重要。2024年9月以来,总局党委召开科技专题工作会,落实投身“黄河大合唱”科技先行重点工作;成立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组;总结总局构建打造的绿色勘查、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预防、钻探应急抢险救援、新型能源勘查开发、空间数据开发利用等技术体系,制定《关于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资源勘查强基、生态修复固本、灾害防治护航、智慧赋能增效总体思路。
据介绍,围绕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中煤地质总局取得了煤系共伴生矿产协同勘查、高原高寒矿区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控数字赋能等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以青海木里矿区持续复绿维护为基础,跟踪维护、持续攻克冻土层修复、高寒植被重建等世界性难题,形成了“地质层重构+生态功能修复”集成方案;以晋陕蒙甘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为基础,形成了地形地貌恢复、植被恢复、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治理技术体系;以陕西榆林神府煤田火区治理项目为基础,形成了煤田灭火方法体系;总结形成矿区污染水治理体系,实施了阳泉市温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山西河津酸性地下水污染治理项目,致力于为黄河流域生态恢复治理提供重要解决方案。
《白皮书》系统呈现了中煤地质总局落实国家战略的技术服务和工程实践,明确了进一步积极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摸清黄河流域煤炭、化工等矿产资源家底,评价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拓展找矿空间、矿产种类,大力开展中深部找矿;针对黄河流域矿山类型和生态环境差异,采用生态地质理论与地质层改性技术,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矿山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模式;加强矿山透明地质建设,研发矿山地质条件精细勘查技术与标准体系,构建致灾因素多源精细探查与防治技术体系。
中煤地质总局党委书记贾春曲表示,总局作为“地质勘查主力军、生态建设先行军、应急救援生力军”,要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契机,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做表率。将与沿黄各省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深化技术合作,共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联盟”;深化项目合作,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联合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深化数据合作,推动数据信息共享共用;深化产业合作,探索“生态修复+新能源开发利用”“矿山治理+文旅”等新模式。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