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如何加速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发展  

作者:24发布时间:2025-04-18
特朗普上任时,曾高调宣布要通过加征关税来让制造业回美国,这在当时被视为一场贸易复兴的盛宴

        特朗普上任时,曾高调宣布要通过加征关税来让制造业回美国,这在当时被视为一场贸易复兴的盛宴。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场盛宴的后果却变得越来越显而易见。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飙升至4.8%,创下15年来的最大单月跌幅,直接导致每10万美元国债缩水8000美元。紧接着,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措施也开始显现。

        比如,墨西哥对美国玉米和大豆加征25%关税,使得美国农民每出口一吨农产品少赚300美元。同时,加拿大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将30%的零部件订单转向中国,福特和通用在北美的生产能力下降近20%。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美国在其贸易政策上所遭遇的困境。

        特朗普的反复无常引发了外界对其政策稳定性的质疑。

        最初的全球对等关税政策在施行不久后便开始暂缓,一些媒体尤其批评这种政策为顶不住压力的妥协。盟友的信任度因此显著下降,在这种背景下,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提到,盟友们发现,中国市场不仅是避风港,更是新的增长引擎。

        中国的光伏产业与电动车发展在这个时期也迅速崛起。举个例子,隆基绿能在单晶硅片领域中的成本,现仅为0.12美元/片,相比美国企业低至三分之一。

        尽管美国力图通过关税保护本国利益,但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全产业链成熟,全球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芯片领域的情况同样值得关注。

        华为近年来在14nm芯片设计方面取得突破,同时中芯国际的成熟制程产能已占全球22%。美国半导体协会甚至披露,由于出口管制的影响,中国的芯片自给率在过去五年内从30%提升至45%。

        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是台积电也在南京扩建其28nm生产线。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如同在不断上演的马戏,多次政策翻转不仅未能解决国家的问题,反而成为了破坏性力量。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因这一系列政策而愈发紧张。

        在此期间,中国的市场吸引力依然强劲,许多科技公司,包括一些原本在美国投资的企业,正在向中国转移重心。三星就曾决定将200亿美元的芯片投资从美国德州转向中国西安,这背后原因非常简单:完整的产业链与庞大的市场。

        在全球科技竞争上,美国逐渐失去了话语权,欧盟与中国的合作也愈加紧密。德国车企预计到2025年在华电动车产能将达到300万辆,是北美工厂的2.5倍,显示出中国在电动车制造领域的优势逐渐明显。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研发中心设立时,将中国视为重要地点,这无疑是对美国关税政策的直接回应。

        美国政策的后果不仅限于经济方面,从国际关系层面来看,信任的缺失也在持续扩大。欧盟近来宣布与中国共同制定6G频谱规则,意在绕开美国所主导的旧有体系,这在增强国际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影响力。

        整体而言,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在努力保护本国利益的过程中,实际上却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美国不仅在经济上承受巨额成本,也在国际关系上失去了众多盟友。

        特朗普一手推动的关税大棒,虽然在短期内看似有效,长期来看却成为了美国步履维艰的根源之一。

        随着形势的发展,全球化与贸易战的未来走向依然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