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2025年首季中国钢铁企业以创新驱动和精细管理破局突围,在技术创新、成本管控、产品升级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全行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深挖降本潜力、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等组合拳,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和转型升级活力。
在生产效能提升方面,多家企业刷新历史纪录。山钢股份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全口径人均钢产量同比提升9%,日照基地吨钢成本下降65元;沙钢永兴铁、钢、坯材产量分别超计划完成0.1%、2.73%和4.73%;包钢集团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实现15%、35%的同比增幅。吉林鑫达通过工艺革新将能源动力厂发电量提升5%,设备完好率保持98%高位运行,制氧单位电耗持续下降。
成本管控成为盈利增长关键抓手。河北鑫达集团构建全流程降本体系,原料厂通过煤气系统优化预计年创效522万元,炼铁厂燃料比创近三年新低,能源动力总厂实现千万元级降本。攀钢集团采购与物流成本双降,普特钢品种结构增利环比优化33-53元/吨。首钢集团在京工业产值等五项核心指标均超5%增长目标,天津钢管生铁降本完成率达100.63%。
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成效显著。攀钢钒板材厂成功量产家电用新型合金镀层钢板,合格率突破95%;大明集团不锈钢销量同比增11%,中厚板单月销量1.5万吨创新高;承德钒钛含钒酸洗板、镀锌板销量分别增长53.82%和44.27%;柳钢集团出口订单量激增57%,大连特钢三大产品线超额完成计划,带锯条销量同比飙升40.74%。
在绿色转型与安全运营方面,各企业同步发力。中国五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资产负债率持续优化;吉林鑫达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河北荣信钢铁大修期间燃动力降本760万元;攀钢3.5万吨海绵钛项目达产,钛金属产能利用率环比提升6.5个百分点,构建起"钢铁+战略新材料"双轮驱动格局。
这场行业性"开门红"背后,折射出中国钢铁企业深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通过数字化转型、工艺革新、产品结构调整等系统性变革,行业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为全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二季度传统旺季来临,各钢企在巩固首季成果基础上,正着力提升产业链协同效能,持续挖掘细分市场潜力,向着"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稳步推进。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