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美关税政策导致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作者:24发布时间:2025-04-25
因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引发的一场波及全球的贸易战,如今仍在进行之中。美国“对等关税”措施激化了贸易冲突,扰乱全球供应链,推升通胀和衰退预期。

   今年4月初,因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引发的一场波及全球的贸易战,如今仍在进行之中。美国“对等关税”措施激化了贸易冲突,扰乱全球供应链,推升通胀和衰退预期。

        这场贸易战短期内对美国自身及世界各国资本市场都将造成巨大冲击,长期则会推升全球融资成本,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损害美国信誉和美元国际地位。

        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3.3%下调至2.8%,2026年预计为3%。而美国关税措施的冲击和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在短期内导致全球经济显著放缓。

        报告指出,全球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关税政策的急剧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高度政策不确定性。自2025年年初以来,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和关键行业宣布了多轮关税措施,最终在4月2日实施了几乎全面的关税。尽管目前部分原定加征的关税已被暂停,但这些措施与反制措施叠加,使美国及全球的关税水平升至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高点。

        这一轮关税措施不仅直接推高了商品成本、降低了整体生产率,还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和企业投资意愿下降。贸易紧张局势的迅速升级,以及极高水平的政策不确定性,预计将对全球经济活动造成重大冲击。受此影响,全球贸易增长预计将在2025年下降1.5个百分点,预计2026年将出现小幅回升。

        由于“对等关税”政策远超市场预期,这打破了投资者对全球贸易秩序的长期信任,导致风险偏好急剧下降,加剧了美国及全球资本市场的恐慌情绪,引发市场对贸易战升级、供应链断裂和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

        加征关税后,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首当其冲遭到反噬。“过去两周,全球金融市场因特朗普‘对等关税’冲击发生巨震,集中表现为美国股债汇遭遇‘三杀’。

        近期,美国国债价格连续下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4月9日盘中最高涨至4.5%,创下2001年以来单周最高上升幅度,3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一度升破5%。

        此次加征关税打破了常规,以往美国向其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美元将升值,但此次在“对等关税”冲击下,美元兑欧元、日元汇率发生较大贬值。原因在于“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冲击,投资者抛售美元资产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

        此外,关税政策动摇了美元资产的根基,使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产生信任危机。长期以来,美债、美元分别被视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及重要的避险资产,美“对等关税”推出后,美债在短时间内遭遇史诗级抛售,导致美国自身遭受关税反噬。

        不仅如此,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影响投资者信心,各国股市近日再次转跌。可以预见,在美国政策的反复无常及“对等关税”大棒威胁,将导致美股及其他国家资本市场将持续承压,市场波动性进一步加大。

        总体上来看,美“对等关税”将加剧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而且该政策并不能有效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也无法为美国带来持久的经济利益,反而会损害其全球领导地位和国际声誉,还会迫使企业重新评估成本和风险,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同时抬升长期贸易成本和融资成本。

        事实证明,经济主体融资成本上升与债务风险加剧。反复无常的“对等关税”,增加了进口成本和贸易不确定性,引发金融市场动荡,推高全球长期借贷成本,金融机构需要重新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和经营风险。

        在美国高额关税政策下,世界各国或将被迫调整国内经济政策以应对关税冲击。在市场分析看来,美国“对等关税”将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和经济增长预期,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也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关税政策加剧了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因为“对等关税”政策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巨大冲击。除中国外,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内需较弱,且对美国出口多,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将使新兴经济体的外贸承受巨大压力。

        出口大幅下降会直接冲击国内经济增速,而资本的逐利性驱动跨境资本从新兴经济体流出,加大本国货币贬值压力。

        在“对等关税”冲击波下,全球避险资产和大宗商品也出现大幅波动。美关税政策大幅提高了全球非美国家与美国的贸易成本,加剧全球经济走弱及商品需求转弱预期。受此影响,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承压。资金涌入避险资产,现货黄金、COMEX黄金期货均续创出新高。

        关税战也殃及美国经济,令其无法独善其身。目前特朗普政府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财政困境,这是其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2025年,美国国债已高达3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三分之一。

        预计2025年,美国需要支付的国债利息将暴增至1.2万亿美元以上,而2024年美国财政收入仅为4.9万亿美元,这意味着近五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将用于支付国债利息。同时,美国赤字高达1.8万亿美元。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使得特朗普政府在经济决策上更加举步维艰。

        特朗普原本期望通过加征关税来增加政府收入、保护本国产业,振兴美国经济,从而达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关税政策的实施导致美国企业和民众承担了更高的成本,许多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

        美国铝业公司首席执行官奥普林格表示,美国的关税战将使其年度成本增加超过千万美元。婴幼儿用品公司Busy Baby的首席执行官贝丝·贝尼克也表示,她需要支付比之前多得多的钱才能从海关把产品运回来,这对她的公司造成了巨大压力。

        从全球贸易层面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紧张局势,导致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欧盟、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报复措施,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使得美国出口面临困境。

        中美贸易战方面,特朗普政府也陷入了困境。特朗普上台后,一直试图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迫使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做出让步,但中国始终保持坚定立场,态度坚决的反击美国贸易霸凌,并表示要奉陪到底。中方不仅对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还采取了出口管制。

        实际上,中国的强硬态度打破了美方的预期,特朗普原本期望通过对华加征高额关税,迅速迫使中国屈服,实现“闪电战”的胜利。然而,在中方的强硬回应和反制措施下,这场贸易战已经变成了“持久战”。

        目前特朗普已经意识到,他无法在短时间内打破中国的防线,反而让美国自身陷入了困境。美国国内的通胀和失业率上升,股市、债市面临着崩盘的风险。根据《经济学人》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经比今年刚上任时下跌了14%,有51%的美国人不认可他的表现。

        关于世界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报告中警示,在财政赤字高企、债务水平上升和利率走高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体的政策缓冲空间已显著收缩,使各国在未来冲击面前更为脆弱。若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全球增长可能面临更深层次的放缓,并引发金融市场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