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简析关税冲突后钢铁市场格局演变

作者:24发布时间:2025-04-25
4月3日开启的这波关税影响经过充分发酵之后,影响阶段有所消退,钢铁行业在消化这波影响后开启一定的反弹节奏

   自4月3日开启的这波关税影响经过充分发酵之后,影响阶段有所消退,钢铁行业在消化这波影响后开启一定的反弹节奏。但关税的影响已经完全消退了吗?后市钢铁市场又会如何演绎,在此简要解析。

        从供应层面来看,关税冲突之后,钢铁直接出口已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虽直接出口至美国钢铁数量有限,但通过越南、墨西哥等国家的转口贸易商受到影响下,5月开始钢铁出口或有明显的体现。从产品角度来看,建筑用钢本身出口相对较低,而板材、优特钢等品种占整体钢材出口比例在70%以上,品种影响较为明显,产品出口转内销的比例或也是较高的。分区域来看,2024年广东、山东钢材出口最多,随着关税的冲突,两者受到的压力或也是最大的。

        从需求层面来看,虽然中国直接出口钢材到美国不多,但对于间接出口的机电产品出口量较为凸显,从2023年数据来看,占到了国内机电产品出口第二的位置,2023年中国对美国总出口额在5000亿美元左右,其中机电产品约48%。分区域来看,从2024年对美出口总额来看,广东对美出口额最大,达到1334亿美元。其次是浙江和江苏,分别为888亿美元、830亿美元。上海和山东位列第四、第五,对美出口金额分别是390亿美元、369亿美元。从主要城市对美出口占比看,宁波、苏州、杭州和广州等城市对美国出口依赖度相对较高,由此受到的冲击最大。从中不难看出,南方沿海密集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机械装备制造等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受到影响最为明显。

        从成本层面来看,关税冲突对钢铁产业链的成本影响既包括直接成本上涨、供应链重构带来的隐性成本,也涉及供需失衡引发的价格波动。其一,关税传导与本土提价,中国输美钢铁制品综合税率达35%,直接冲击机械、家电等下游行业,间接抬高全产业链成本;其二,供应链重构与合规风险,企业尝试通过东南亚、墨西哥转口规避关税,但美国加强原产地审查,导致合规成本增加。例如,中国部分钢企因转口贸易被二次制裁,被迫承担额外物流和法律费用;其三,供需失衡下的成本压力,中国因美国高关税导致钢材出口受阻(预计2025年直接出口量或至8000万吨以下),大量产能转向国内市场,加剧供过于求,吨钢利润持续低于盈亏线。

        关税冲突对于钢铁市场综合格局影响

        综合关税对于钢铁行业各方面的影响分析来看,供应方面,出口转内销之下,国内供应压力或明显增大,尤其是在山东、广东等地区的板材、优特钢等工业用钢品种;需求方面,南方沿海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机械装备制造等行业受影响较大。综合来看,关税影响工业用钢较多,建筑用钢向工业用钢转移的进程或受到阶段的阻碍,整体钢材供需基本面趋弱,尤其是在山东、江浙、广东等沿海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