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钢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共御“寒冬”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管清友认为,美国滥施关税虽在短期内冲击全球经济,但也会迫使各方做好短期应对和中长期规划,在挑战中寻找新机遇,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增强发展韧性,提升全球竞争力。
就中国市场而言,经济发展的韧性从各项数据中便可见一斑。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的联合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经济逐月向好的发展态势显著,1—3月制造业PMI从49.1%升至50.5%,3月份新订单指数达51.8%。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表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需求基础夯实,前3个月的消费、投资、出口数据亮眼,分别比去年全年回升1.1%、1%、6.1%;二是内生动力增强,政策驱动叠加市场需求,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呈现回升态势;三是传统产业回暖,建筑业、房地产市场数据向好;四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端制造、数字化服务业增长强劲。这些都为中国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构筑了缓冲带。
对于钢铁行业面临的发展挑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玉千认为,当前,中国钢铁行业运行呈现钢铁表观消费总量下降、直接出口贸易环境恶化、间接出口受影响大、建筑业用钢向制造业用钢转向明显的四大特征,行业发展由“增量发展”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他认为,钢材供给端的高压力状态将持续,国内钢铁需求和出口端都将受到冲击,钢铁企业需加强自律,避免“内卷式”竞争,协力提升行业效益。上海市工商联钢贸商会会长许集体表示,在各种变化的冲击下,钢铁贸易流通行业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并呼吁行业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共御“寒冬”。
向新突围
钢铁是强周期行业,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主任、卓钢链董事CEO潘富杰建议行业企业面对市场的多种不确定性,在传统发达国家市场之外,积极开拓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推动产业链协同,加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服务商之间的合作;推进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矿山—钢厂—用户”的零碳产业链,提升生态整合能力;以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双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河南钢铁集团周口钢铁公司副总经理邓杭州认为,钢铁行业可从加强技术研发、深化与物流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投入等方面把握市场机遇。山西晋钢智造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主任经理刘勇建议行业企业关注汽车、光伏和建筑等新能源绿色钢铁材料领域的市场机会。
中国五矿集团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左更提醒,在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下,中国钢铁行业要关注原料供应的安全性。全产业链优势叠加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是中国钢铁产业链扬帆出海的优势,建议企业关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市场机遇。
“智”链全球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