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五月钢市——需求韧性出余力,淡季来临压利润

作者:24发布时间:2025-04-29
钢材供应端持续增长,叠加贸易摩擦背景下外需预期转弱,市场情绪偏谨慎,价格走势陷入持续磨底。

  四月,黑色系市场整体承压,价格中枢环比小幅回落,印证了我们在月报中提出的“供强需弱、价格难涨”核心判断。钢材供应端持续增长,叠加贸易摩擦背景下外需预期转弱,市场情绪偏谨慎,价格走势陷入持续磨底。

        从供需数据来看,247家样本钢厂四月日均铁水产量环比回升7.7万吨,至241.7万吨,供应压力显著上升。同时,出口走弱拖累板材去库节奏,但整体去库依然推进,五大材库存去化率较上月提升2.6个百分点至9.2%,显示出内需支撑仍具一定韧性。

        进入五月,钢材市场供需将呈现阶段性演变。预计上旬在基建投资、制造业订单等内需支撑下,钢价延续震荡磨底格局;但中旬起,季节性淡季效应逐步显现,终端需求减弱、钢厂利润压缩,价格下行压力将逐步释放。若钢厂减产跟进不及时,供需错配可能加剧价格调整幅度。

        五月下旬钢价的关键变量在于利润压缩背景下钢厂的减产行为。截至目前,预计五月247家钢厂日均铁水计划产量或为240万吨,降幅有限,难以在短期内扭转高供应格局,构成钢价重心继续下探的主基调。

        在此背景下,预计五月钢价整体呈“先稳后跌”走势,尽管下行压力释放,但跌幅或相对有限。若国内为应对外部冲击而推出进一步的逆周期调控政策,不排除市场情绪获得修复,带动钢价出现阶段性反弹。

        一、需求韧性支撑五月上旬钢价

        四月中旬以来,钢材现实需求表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Mysteel周度数据显示,五大材总库存去化速度显著加快,并刷新年内最快周度去库纪录,市场逐步修正此前对需求持续下行的判断。

        五月上旬,钢材需求受到以下因素支撑,整体韧性或得以延续:

        1. 专项债提速与资金到位率改善,支撑建材端需求

        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根据统计,截至四月末,正常专项债(剔除化债与土储类)发行进度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至41.5%。资金环境改善有助于推动更多基建项目实物工作量落地。

        项目资金到位率显著回升:百年建筑数据显示,四月下旬基建项目资金到位率升至60.41%。一旦稳定超过60%,大部分项目可维持正常施工节奏。考虑到专项债资金传导周期为2–3个月,预计二季度整体资金到位水平将维持在较高位置,从而支撑五月建材需求韧性。

        2. 制造业内需平稳释放,板材需求保持支撑

        政策驱动“两新”需求释放:四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与使用,相关资金将用于“两新”项目补贴,预计二季度汽车等制造业领域将受益于政策落地,带动板材订单释放。

        家电排产增加支撑冷轧需求:产业在线预测数据显示,五月三大白电计划内销量同比增速走扩4个百分点至10.3%,总体计划产量同比增长6%。内销驱动下,家电行业产需两旺,有望稳定板材端需求。

        3. 出口价差扩大与钢坯出口放量,缓冲外需下滑风险

        出口价差扩大强化接单能力:四月钢价下行带动出口竞争力增强。中国热卷与韩国、越南等主要出口市场价差扩大7美元/吨,当前普遍维持在50美元/吨以上。调研显示,东北、华南钢厂四月末出口接单边际改善,预计将延续钢材出口韧性。

        反倾销裁决前“抢出口”启动:韩国与越南对中国热卷的反倾销调查预计于六月落地,部分海外客户提前采购备货。华南个别钢厂在手出口订单达30万吨,交期集中于六月前,支撑短期出口需求。

        钢坯出口放量弥补成材出口下滑:一季度中国钢坯出口同比大增354%,三月单月出口超100万吨。四月起,接单仍在持续放量,当前与土耳其市场价差仍达300元/吨,预计4–5月钢坯出口量将增至150万吨,为整体出口需求提供有效支撑。

        总体来看,虽然钢材出口需求环比有所回落,但整体下行速度可控。Mysteel调研显示,五月样本企业热卷计划出口量为109万吨,环比下滑5.8%,较四月(下降3.3%)略有扩大,但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钢铁出口韧性仍具延展空间。

        二、钢厂利润持续承压,遏制钢厂高产动能

        截至四月末,监测的247家钢厂盈利率已升至58%,日均铁水产量亦回升至244万吨,反映出阶段性利润修复一度刺激了钢厂高产意愿。然而,从现货价格走势看,成材价格跌幅普遍大于原料,利润持续被压缩的趋势依然明显。

        根据模型测算,四月钢铁即期利润环比下降43元/吨,降至39元/吨,表明利润压缩正在逐步抑制钢厂增产动能。尽管当前利润尚未跌至亏损区间,但钢厂对后续大幅扩产的意愿明显趋于谨慎。

        “供强需弱”格局下,钢厂利润或将继续受到双重挤压:

        高位铁水产量仍将支撑原料价格,导致钢价回落幅度大于原料;

        终端需求季节性走弱将持续削弱成材端议价能力。

        这意味着钢厂将面临“钢价跌、原料坚”的不利结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从成本端看,钢材生产成本或将小幅回落。按当前铁矿石760元/吨、淮北冶金焦1450元/吨测算,预计五月江苏地区螺纹钢平均生产成本为3130元/吨,环比四月下滑约8元/吨,降幅有限,难以显著改善利润空间。

        三、五月下旬钢价博弈聚焦产量下滑节奏

        五月初,钢铁产量已面临边际见顶拐点。然而,由于部分钢企尚存盈利空间,短期内大规模集中减产意愿不足,预计五月日均铁水产量仅较四月小幅回落1万吨,至240万吨左右,整体仍处于偏高水平。

        需特别关注的是,五月下旬将进入钢材需求季节性淡季。南方地区汛期扰动施工节奏,同时叠加钢材出口接单持续回落,需求端将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

        在此情境下,若钢厂对产量调控不及时,供给与需求的错配将进一步加剧,可能在形成新一轮供需矛盾集中爆发的风险点。一旦库存累积速度加快,而市场预期无法形成支撑,钢价将可能失守底部区间,进入破位下跌通道。

        因此,五月下旬钢价的博弈焦点,将逐步锚定于产量调整的幅度与节奏,产能释放能否有效收敛,将成为决定后市走势的关键变量。

        螺纹:四月上旬,中美关税摩擦加剧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上海螺纹*现货价格一度下探至年内低点3130元/吨。尽管随后情绪有所修复,但在基本面压力主导下,价格未能有效反弹,整体维持低位震荡运行。

        四月螺纹市场的核心压制因素仍在于供需错配。一方面,月度周均表观需求为259万吨,同比下降8.5%;另一方面,钢厂在维持盈利和主动去库的双重驱动下,月均产量同比增长6.6%至229.8万吨。总库存去化斜率仅为-3.8%,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6.1%,库存压力持续上升。受此影响,四月上海螺纹*现货均价环比下跌90元/吨,至3176元/吨。

        进入五月,短期内需求仍具一定支撑。节后项目集中补库叠加季节性施工惯性,预计上旬表需或回升至262万吨。但随着南方梅雨季逐步展开,施工节奏放缓将拖累终端需求下滑,月末表需预计回落至240万吨,拉低月均至247万吨,环比下降4.6%。

        资金层面虽有边际改善,但实际支持强度依然有限。专项债前置发行带动基建投资预期修复(截至四月二十七日,累计发行正常新增专项债9388亿元,同比增长约41.5%),但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仍显不足。Mysteel调研显示,头部施工企业资金到位率虽回升至60%以上,但仍较去年同期低5个百分点。同时,房地产投资和资金到位持续承压,一季度同比降幅继续扩大,地产用钢拖累加深。

        供给端方面,调整节奏滞后于需求。预计五月小样本螺纹月均产量将小幅回落0.5%至228万吨,降幅仅6万吨,整体维持相对高位。当前高炉钢厂在利润尚可(如江苏地区吨钢利润约40元/吨)且厂库持续去化的情况下,减产动力不足;电炉企业虽已陷入亏损,但由于成本摊薄与市场份额维持的考虑,整体减产意愿不强,预计电炉产量仅有约2万吨的调整空间,产能利用率仍或维持在50%以上。

        整体来看,五月中上旬市场仍有部分支撑因素。节后集中补库将带动阶段性需求回暖,预计库存去化节奏可维持在20–30万吨之间,叠加局部区域及品牌存在缺规格现象,为供需结构提供边际支撑。

        但需警惕中下旬需求高点快速退潮所带来的风险。随着施工放缓与出口疲弱的影响逐步体现,预计至五月底总库存去化幅度将显著收窄至10万吨以内,库销比同比降幅同步收敛,市场压力再度抬升。综合判断,五月上海螺纹*现货均价预计将环比下跌26元/吨,至3150元/吨,整体走势或呈“前稳后压”态势。

        热卷:四月,在海外关税威胁升级影响下,市场情绪转弱,黑色系价格快速下挫,热卷表现尤为显著。上海热卷*现货均价环比下跌110元/吨,至3268元/吨,创2024年九月以来单月最大跌幅。

        进入四月,热卷出口需求由增转降。调研显示,四月热卷计划出口量环比三月下滑3.3%,出口回落直接拖累总体需求,热卷小样本周均表需较三月下滑5.6万吨至324万吨。

        在需求走弱背景下,生产利润持续承压。据Mysteel统计,四月华北地区热卷吨钢利润环比下滑50元/吨至132元/吨。叠加三月末起钢厂订单走弱,库存重回累库通道,部分钢厂选择通过检修控制供给节奏,四月热卷小样本周均产量环比回落3万吨至317万吨。

        供需双降格局下,热卷库存去化节奏小幅收窄2个百分点至7%。预计五月热卷仍将延续供需同步回落的状态,基本面矛盾逐步累积,但在供给相对温和、需求短期韧性存在的背景下,矛盾在中上旬难以集中爆发。

        短期来看,制造业内需可能对冲部分出口压力。产业在线数据显示,五月三大白电计划内销量同比增速走扩4个百分点至10.3%,总体计划产量同比增长6%;内销发力将持续支撑板材消费。同时,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和使用进度,相关资金将用于“两新”领域政策补贴,预计二季度政策加快落地有望释放部分制造业需求,汽车等重点行业或率先受益。

        出口方面,尽管订单总体回落,但价格竞争力仍存。四月热卷出口价格下跌,拉大与韩国、越南市场价差至7美元/吨以上,当前主流市场出口价差普遍在50美元/吨以上。调研显示,四月末东北及华南钢厂出口接单情况边际改善,显示热卷出口需求韧性仍在。尽管五月热卷计划出口量为109万吨,环比下降5.8%,降幅较四月小幅扩大2.5个百分点,但整体回落节奏相对平稳。

        产量方面,在出口预期偏弱和利润下滑双重压制下,钢厂增产意愿明显减弱。除部分钢厂已启动例行年检外,部分华东钢厂计划于五月安排近20天的检修。预计五月热卷小样本周均产量或小幅下调至316万吨,供应压力短期内难以显著上升。

        综合判断,热卷基本面矛盾仍将缓慢累积,价格重心延续震荡偏弱走势。虽然需求下滑趋势明确,但短期供应端克制、出口韧性犹存,将一定程度延缓价格下行节奏。预计五月上海热卷*月均现货价格为3210元/吨,环比下跌58元/吨,呈现温和下行态势。

        铁矿:四月,铁矿价格整体呈现冲高回落后的窄幅震荡态势。青岛港PB粉月均价为766元/吨,环比下跌10元。月初,美国提出所谓“对等关税”措施,远超市场预期,引发大宗商品市场踩踏情绪集中释放,铁矿价格自788元/吨快速下探至月中低点741元/吨。随后,市场情绪逐步修复,叠加国内钢厂高开工带动铁水产量持续攀升,带动矿价从底部缓慢回升至760元/吨附近。

        当前市场对铁矿中长期走势普遍偏空,主要逻辑在于下阶段钢材出口与内需或同步走弱,钢厂利润收缩后或将被迫减产,形成“需求走弱—利润压缩—铁矿下行”的负反馈链条。

        然而,从当前供需结构看,五月钢厂平均吨钢毛利润仍维持在百元以上,全国钢材库存压力不大,日均铁水产量预计将稳定在240万吨左右。同时,铁矿港口库存仍呈小幅去化趋势,短期内供应压力相对可控。

        综合判断,尽管中长期风险预期仍在累积,但在需求端尚未出现实质性下滑之前,铁矿价格难以出现趋势性回落,预计五月将维持区间震荡走势。预测青岛港PB粉月均价为760元/吨,环比小幅下跌6元。

        双焦:四月,双焦价格走势分化:港口准一级焦均价为1345元/吨,环比下跌26元;临汾低硫主焦煤均价为1315元/吨,环比上涨26元。

        月内随着铁水产量持续攀升,煤焦基本面边际改善,现货价格止跌回升,焦炭一轮提涨虽经历波折最终顺利落地。然而,展望五月,围绕双焦价格的博弈料将进一步加剧。

        首先,价格分歧主要围绕供需矛盾展开。目前247家钢厂铁水产量仍处于历史高位区间,对煤焦构成实质性刚需支撑。节前钢企补库带动部分区域焦炭出货改善,叠加钢厂盈利尚可,焦企继续传出提涨信号。但从市场反馈来看,钢厂端对价格上涨态度谨慎,尤其华北地区钢厂焦炭库存仍偏高,港口库存消化亦需时间。在需求预期回落与利润压缩的双重约束下,即便焦企短期试探性提涨,钢厂端接受意愿仍偏弱。

        其次,煤炭市场进入估值博弈阶段。四月在下游补库与贸易投机驱动下,焦煤价格短期反弹,但高价煤种近期已现松动迹象,部分市场出现流拍,高位成交乏力。尽管主产区煤矿尚未出现大范围减停产现象,但部分煤种价格已逼近成本区间。若价格进一步走弱,供应端压力可能提前显现,并在二季度中段形成反馈。

        总体来看,在当前铁水产量支撑下,双焦刚需仍存,价格具备一定下行缓冲空间。但在供应端同步增长、需求端面临季节性转弱的情况下,基本面整体仍呈现“弱平衡”格局。后续价格走势将高度依赖成材端需求表现,尤其在供需格局临近拐点的敏感时期,市场对价格预期的分歧将显著加大。

        预计五月港口准一级焦均价为1320元/吨,环比跌25元;临汾低硫主焦煤均价或降至1275元/吨,环比回落40元,整体延续偏弱震荡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