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多种原因致使铁矿石拐点难现

作者:188发布时间:2011-11-21

    除非出于更深远战略考虑、有意识地压低价格消灭竞争对手,三大矿山完全有能力控制产能释放,避免出现严重供大于求局面。

    因为道理很简单:在需求刚性、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降价并不能增加需求总量。反而因为“买涨不买落”市场法则效应,导致更多买盘观望,销售市场进一步萎缩。与其降价陷入恶性循环,不如削减产量,维护价格稳定更合算一些。

    铁矿石市场价格难现“拐点”,还受到今后非常规减债下货币贬值的影响。由于欧美债务危机无法通过正常增收节支解决,只能通过货币贬值等方式实现其“非常规减债”,由此铺就今后世界货币尤其是美元的持续贬值趋势。

    在这个趋势下,世界矿山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生产经营必须相应提价,至少不会大幅降价。

    此外需要考虑的是,新型经济体国家需求旺盛。

    其实,未来铁矿石产能是否过剩特别是严重过剩,还只是一种猜测,能否真正发生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从需求看,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型经济体依然会保持较高速度,比如经济增幅在5%以上。同时,外部出口市场收缩,将迫使其转向更为宽松调控政策,如降低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出台鼓励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上述国家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兴盛期,这就使得钢铁需求仍然旺盛。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011年1~8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4692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8%。据此推算,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7亿吨左右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即使未来中国粗钢产量增速显著放缓,年均增幅回落到5%,5年之后其产量也会越过8亿吨向9亿吨靠拢,由此衍生出旺盛的铁矿石需求。

    除中国之外,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处于铁矿石需求旺盛增长阶段。据预测,用不了多长时间,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粗钢生产和需求大国,并相应由先前的最大现货铁矿石出口国转为重要的进口国家,引发世界铁矿石供求格局的重大变化。

    由此可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尤其是内部需求的继续旺盛,将成为支撑铁矿石价格的坚实基础。中长期来看,仍是资源为王,经济减速所引发的市场价格短期回落甚至深幅回落,都扭转不了这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