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球团矿>> 资讯详情

中钢协秘书长:中方已为铁矿石谈判破裂做好准备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1970-01-01

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

  本报6月4日“零点调查”栏目刊发《重建规则的博弈——铁矿石谈判背后的阴谋与阳谋》一文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对文章观点表示认同。6月10日上午,与外方进行铁矿石谈判的单尚华还是抽出时间主动接受中国证券报独家专访,就铁矿石谈判底线、铁矿石超量进口问题、贸易商可能存在的倒矿问题明确表态。

    单尚华指出,首先,铁矿石谈判,中方不会让步。中国拒绝接受日本价格并不是先例,去年力拓自己也曾经拒绝接受宝钢与淡水河谷达成的亚洲价格;日本铁矿石进口量不到中国的六分之一,不能代表亚洲价格,作为铁矿石全球第一大进口国——中国才有权决定代表亚洲价格。

  其次,中方已经为谈判破裂做好准备。如果出现铁矿石供应问题,中国钢厂宁可减产。中小钢厂应该与大钢厂保持步调一致,为中方在铁矿石谈判增加筹码。

  第三,近期将由商务部、中钢协、五矿商会等部门联合成立铁矿石协调小组,从源头上对“倒矿”问题进行调查,调查期间,违规贸易商将被临时取消进口资质。

  拒绝日本价格 不是先例

  “中国拒绝接受日本钢厂与力拓达成的33%的降价协议,这是中国钢厂从自己实际的经营状况以及对国际铁矿石供应过剩作出的综合判断。”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中国钢厂对铁矿石降价40%-45%的底线不会改变,中国钢厂不可能自己亏本,让上游矿山保持相当高的利润,这也不符合双方互惠共赢的原则。当然,许多人担心,如果中国钢厂不接受日本价格,亚洲市场铁矿石就会出现两个价格。实际上,中国拒绝日本价格并不是先例。去年,力拓自己首先打破规则,拒绝接受宝钢与淡水河谷达成的亚洲价格,最终亚洲市场出现两个价格。”

  单尚华同时表示,从铁矿石进口量来看,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进口国,而日本的进口量不到中国的六分之一,只有中国钢厂有权决定铁矿石亚洲价格。而日本签定33%降价幅度原因主要是:与澳矿签定的煤炭价格降幅达到65%;还有他本身有权益矿。自己进口矿量小,但权益矿比重大。“堤内损失堤外补”,综合算下来,它肯定不吃亏。

  谈判桌上

  大小钢厂应该齐心协力

  “现在中国大钢厂已经团结一致,坚决抵制33%的降价协议,国内中小钢厂也应该齐心协力,不能给铁矿石谈判‘搅局’。”

  昨天上午,单尚华不无担忧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中钢协有包括宝钢、武钢等70-80家会员企业,谈判桌上,大家意见一致,共同对外,而钢协非会员企业也应该保持统一口径,不能私下跟外矿谈判。否则,最终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记者注意到,昨天,有媒体报道国内“铁矿石谈判38家中小钢厂倒戈”,而“钢铁分析师认为,这其实是对长协矿谈判的错误解读,38家中小钢厂可以开8折信用证购买淡水河谷的长协矿,并不意味着他们接受了33%的降价幅度。真正的结算价还要等中方与外方的谈判结果。因此,中小钢厂不存在“倒戈”行为。

  单尚华表示,目前,上游铁矿石资源的垄断性进一步增强,这也增加了铁矿石的谈判难度。所以,中钢协坚决反对“两拓”合资经营西澳铁矿石业务。中国作为全球铁矿石最大的进口国将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实际上,欧盟与日本也表示了反对意见,而澳洲内部也有反对声音。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昨天,从矿山传出38家中小钢厂签长协矿,这就带有明显的为谈判“造势”色彩。而“两拓”一年之后再言合并,“醉翁之意”无非是给铁矿石谈判施压,最终会不会“合并”,结果并不重要。因此,中国钢厂应该看清楚对方在谈判期间的“战术”干扰。

  谈判破裂

  中国钢厂宁可减产

  “现在距离传统的6月30日的谈判期限剩下不到20天时间,如果双方还达不成协议的话,会不会影响到中国钢厂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对于记者的疑虑,单尚华说,“今年1-4月,全球粗钢大幅减产超过30%,铁矿石过剩达到2亿吨,属于严重的供大于求,中国钢厂不必要担心有钱买不着矿。国内港口库存量达到7000万吨,国产矿也会增加供应。如果谈判破裂真的有影响的话,中国钢厂宁可选择减产。”

  单尚华表示,现在外矿已经变成纯粹的商人,没有把自己当作生产企业,过于注重眼前“套利”,这不利于矿山长远发展,也有损钢厂与矿山的战略合作。

  业内人士也表示,“铁矿石原料不是问题,现在本身钢厂不追求产量。谈判达不成协议,不意味铁矿石贸易的终止,只是双方可能会选择现货贸易形式。双方都不承担长协破裂的责任。但如果对方真的断货,那将对全球最大的买主产生永久性的伤害,当然矿山也要掂量一下自己会付出的代价。”

  而之前在天津的一次铁矿石国际论坛上,荣程钢铁集团董事长张祥青的话倒是语重心长,“2008年钢厂与贸易商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没有一家钢厂是因为买不着铁矿石而停产的,没有一家贸易商是因为租不着船而倒闭的。”

  “治超”

  将成立铁矿石协调小组

  针对今年以来,超量铁矿石进口以及坊间怀疑可能存在贸易商与矿山合谋的“倒矿”行为,单尚华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期,由商务部、中钢协、五矿商会等部门牵头,将联合成立“铁矿石协调小组”,对进口铁矿石流向进行调查。协调小组将对铁矿石进口合同以及钢厂申报的进口计划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铁矿石合同不能放行。

  另外,中钢协将会同有关部门重新审查贸易商、钢厂的铁矿石进口资质。甚至会进行重新登记,这不仅要看企业规模大小,还要看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对贸易企业不执行代理制的要进行整顿调查,调查期间将停止其进口资质。

  “今年1-4月份,生产企业进口铁矿石下降400万吨,贸易商多进口了3900万吨。贸易商存在炒作,造成进口繁荣假象。”单尚华告诉记者,“对‘倒卖’外矿的贸易商处罚不会手软,我们不排除‘杀一儆百’。”

  相关资料显示,今年以来,铁矿石进口量排名靠前的贸易商主要有中钢集团、瑞钢联、中化国际、中建材、中储、浙江物产金属、浙江物产国际。

来源:搜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