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央下发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文件,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八大行业采取关停并转的政策。然而,排在这几个整顿治理行业之首的钢铁业不仅没能取得效果,甚至钢铁产能在颁布这个政策之后还急速膨胀。缘何至此?
19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后,我国一直实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国家对钢铁密集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也逐渐加大,住房改革使房地产业迅速崛起,这大大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在10%以上的速度高速发展。
钢厂充分分享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钢材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旺盛的需求抬高了钢厂的利润空间。这进一步刺激了钢厂的投资热情,现在,年近9亿吨的产能有近70%是在2000年以后增加的,这期间银行的货币供应非常充足,不论是民营钢厂还是国营钢厂都纷纷扩大产能。
产业结构不合理、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高通货膨胀率,使政府货币政策压力骤然加大,于是,有了节能减排政策的出台。然而,政府的措施只按高炉容积来界定,一定容积(最初是200立方米,后调整到4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淘汰,反之则被允许生产下去。此举导致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钢厂进行高炉改造,地方政府从自身财政收入考虑,对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钢产能因此成倍扩大。
国营钢厂的规模一般较大,本不在政策调整范围内,但商优则从政深深地影响着那些国营钢厂的高层们。他们清楚,除了盈利外,做出成绩最快的途径就是扩大规模,只要把钱砸进去,几年之后,规模就能成倍的扩大。于是,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上面是三令五申节能减排,下面各大钢厂加紧增建生产线。即使从此不再增加产能,把当前的产能全部实现,我们的钢铁产量也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钢材产量不降反升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钢铁行业的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浪费;产能的急剧扩张,也引发了钢材价格严重下滑。
虽然经济下行的风险在逐渐增大,但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丝毫未放松。居高不下的通胀率也使货币政策无路可退,为防止经济的"硬着陆",今年中央对去年全面喊停的基础建设的投资虽然有了部分恢复,但这显然无法改变钢铁行业的供求格局。不断扩大的产能、不断萎缩的需求,导致了钢材价格持续下滑。
随着钢铁产能和铁矿石需求的逐渐增大,致使铁矿石的进口依赖度愈来愈强,我国钢厂几乎变成了国外矿山的加工厂。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钢铁业全行业亏损,而国外三大矿山却实现年赢利数千亿美元,实乃中国钢铁业之殇。
眼下,民营钢厂生产成本较低,尚处盈亏线上,国营钢厂除少量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外基本是每吨都赔钱。不论价格下滑抑或反弹,但成交均不活跃,反应出终端需求的疲弱。
进入6月份,北方将进入雨季,需求将进一步下滑,预计将迎来新一轮降价潮,社会库存有不降反升的可能。届时,钢厂迫于库存压力和资金压力,或许会改变和部分钢材经销商的合作方式,把销售前移,将钢厂库存变为社会库存,二者合作利用经销商仓库和销售渠道以寻求银行帮助。
这样,既转移了库存,又可利用库存质押换取银行资金减小资金压力。销售渠道较广、资金实力较大、信用较好的经销商或许会先期得到这个机会。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低迷的需求和价格的下滑,降低产能才是真正对症的那一剂良药。但依靠市场的手段让钢厂自发地来减小产能,短期内或恐很难做到。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