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球团矿>> 资讯详情

铁矿石进口量蹊跷上涨 钢材增产亦有迷局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1970-01-01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肆虐下,也许没有人料到,今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增长速度会如此之猛:前5个月进口2.58亿吨,增幅达到21.7%。

  对于铁矿石进口大幅增长的原因,有人将之归结为贸易商囤货,或是国外巨头的“阴谋”。但不容忽视又令人难以理解的一个现象是,在国内各大钢铁企业纷纷减产的情况下,国内钢铁产量居然在上升。

    

“4万亿的投资计划,刺激了中小钢铁企业。”山东钢铁集团一人士的这句话,暴露了我国钢铁业的窘态或者说尴尬———一方面大钢铁企业纷纷减产,另一方面,中小钢铁企业却产能激增。

  连续“天量”

  19日上午,日照港区大门前的上海路上,各类货车排起了上千米的长龙。而在港区内,目之所及,到处是高高堆积的铁矿石。

  “今年1到5月份,日照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7408.8万吨,增幅达到12.7%,这与全国港口总吞吐量下降0.5%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为日照港吞吐量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铁矿石。”日照港集团宣传部的锁先生说道。

  日照港吞吐量增加有其自身的原因。其生产业务部刘先生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说,日照港今年以来全面提高装卸效率,其中5月份共接卸16万吨以上的开普型船舶44条,创下月度接卸开普型船舶最高记录;同时,他们也加大了疏港的速度,平均每天近45万吨货物从该港发往全国各地;而根据中小钢厂矿石需求增加的实际,该港还提供“拼船”等服务。这些都为其吞吐量增加提供了支撑。

  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日照港吞吐量增加最主要的还是铁矿石的进口量大增。据导报记者从日照港生产业务部得到的数据,铁矿石进口占日照港吞吐量的60%左右,而今年前5个月该港口铁矿石进口量突破3963万吨,增幅达到24%。“今年单月铁矿石进口连续保持在800万吨、900万吨,这是前所未有的”。

  铁矿石进口增加的不仅仅是日照港。据中国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字,继4月份的铁矿石进口量达到5700万吨的天量之后,中国5月份进口铁矿石555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5%;各港口1-5月份累计接卸进口铁矿石2.58亿吨,增幅达到21.7%,比去年上半年多出400万吨。

  流向哪里?

  对于铁矿石进口的增加,刘先生也颇感意外:“我们去年年底预测今年的铁矿石进口可能会下降,没想到今年的形势这么好。”

  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对此不解,山东石横特钢政工处人士在听到铁矿石进口大幅增长的消息后甚为怀疑:“怎么可能呢,钢厂的效益、产量都在下降,铁矿石进口怎么会增加呢,不会搞错了吧?”

  山东钢铁集团上述人士则把铁矿石进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归结为贸易商:“一些贸易商认为今年铁矿石谈判不会取得太大的降幅,铁矿石价格还要上涨,因此囤货待价而沽,这就造成铁矿石进口量增加。”

  对此,日照某大型铁矿石贸易商颇感无奈:“贸易商哪有那么多资金去囤货?况且今年港口铁矿石消耗得很快,都去哪里了?是钢厂使用了嘛。”

  刘也表示,今年铁矿石进口形势好,“进得快,出得也快,疏港非常顺溜———1月至5月份铁路疏港量增加54%;现在港区库存铁矿石为1300多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00万到300万吨。”

  那么铁矿石到底流向哪里了?“主要是流向了中小规模的钢厂。在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中小钢厂复工生产,全国钢铁产量上升,造成铁矿石进口量增加。”刘向导报记者解释。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5月份我国钢材产量达到了5729.14万吨,同比增长了7.40%,环比增长了8.27%,创下了历史新高。1月至5月我国共生产钢材25434.01万吨,累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08.04万吨,累计同比增长率为3.70%。

  即便如此,1月至5月钢材产量增加幅度仅为3.70%,那么,铁矿石的进口量增幅何以高达21.7%呢?对此,上述铁矿石贸易商分析道:“这是因为很多中小钢企原来用国内矿石,现在都改用进口矿石了。国内矿石品位较低,开采难度很大。而国际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海运费也下跌,与国内矿石相比有很大优势,进口量也就上来了。”

  中钢股份有关负责人也于近日表示,由于进口铁矿石持续增加,今年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将从去年的50%提高到70%,这也印证了国内中小钢企正在以进口矿石替代国内矿石。

  低端产能被激发

  1月至5月钢材产量增长3.70%,这让很多业内人士无法接受。

  众所周知,国内大型钢铁企业自去年年底开始实施降价限产的策略,其中绝大多数到今年一季度依然保持巨额亏损,山东省内的济钢、莱钢等大企业亏损巨大。而据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济钢、莱钢产能亦未完全恢复,济钢开工率在8成左右。

  导报记者还采访了泰山钢铁、石横特钢。这两家中等规模钢铁企业均表示,今年前5个月公司产能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降。石横特钢办公室人士判断:“今年全年我们公司的产能应该不会超过去年。”

  此种情况下,全国的钢铁产能何以不降反增?又是谁在扩大产能呢?只能是中小钢铁企业。那么既然中小企业在扩张产能,为何大型企业却在减产?

  山东钢铁集团上述人士向导报记者分析,中小钢厂增产、大钢厂减产与国家4万亿元刺激计划的投向有关。目前,4万亿的投向主要是基础设施,这对线材、螺纹钢等建筑钢材的需求比较大,但对大型型钢、中厚宽钢带等高端产品需求较小;加上前几年大型钢铁企业“高水平重复建设”,致使高端产品产能过剩,这就使小企业的生产状况要好于大企业。

  据中钢联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共生产中小型型钢1523.01万吨,累计同比增长22.60%;同期钢筋和盘条的产量分别为4670.50万吨和3617.22万吨,分别累计同比增长了19.60%和8.40%。但大型型钢、特厚板、中厚宽钢带和电工钢板(带)等中高端品种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其产量在5月份出现下降趋势。

  这或许是调控者不曾料到的。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