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武钢股份6月29日发布的公告,此次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改变公司各大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范围,仅在折旧年限范围内对房屋建筑物及机器设备类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3年,固定资产净残值率仍是5%,调整起始日期为2012年4月1日。仅仅将折旧年限延长3年即为武钢股份带来不菲的收益。根据公司预计,调整将使2012年度所有者权益及净利润增加不超过5.4亿元。
同样在6月间,还有两家钢企完成了类似的调整。新钢股份在6月25日完成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调整,将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的折旧年限从8-12年调至8-14年和12-14年,仅这两项调整就让新钢股份综合折旧率由2011年的8.32%下降到6.90%。太钢不锈6月14日也依靠调整折旧,预计2012年度固定资产折旧额减少6.89亿元,所有者权益及净利润增加5.85亿元。同样的情况在今年一季度还发生在南钢股份、华菱钢铁和韶钢松山身上。
两家上交所上市的公司武钢股份和新钢股份的会计估计变更日均为4月1日,同是上交所上市的南钢股份则将变更日锁定年初的1月1日;而深交所上市的太钢不锈的会计估计变更日则是在董事会公告次日6月15日,早早发布会计估计变更的韶钢松山最终确定的变更日也是公告后的3月30日。这意味着,钢企似乎急于抓紧时间让折旧年限的变更开始为企业贡献利润。
事实上会计估计变更日的微调对上市公司业绩有着不小的影响。2011年9月,鞍钢股份曾试图通过提前调整折旧年限增利近8亿元,后为了规避股东大会的审议,变更日拖后了3个月(从当年的7月1日延后至10月1日),仅这一调整就让业绩直线缩水。
因此,有分析认为,今年众多钢企从上半年开始就做出会计估计变更,恐怕是在钢价下跌、产量下调的业绩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并体现了钢企对下半年业绩的悲观预期,而更折射钢铁企业的盈利能力改善需要更长的筑底时间。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