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铁矿石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或将加剧

作者:27发布时间:2012-08-07
铁矿石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或将加剧

       2009年、2010年开始,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废除了铁矿石长期协议定价机制,代之以现货化、指数化的定价机制。之后,国际铁矿石价格如过山车般剧烈震荡上扬,中国钢企为此损失惨重,生产成本受原料价格波动难于控制,利润受到严重剥蚀。

       据统计,在近两年内,中国钢企为进口铁矿石多支出91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6000亿元,几乎超过了中国政府公共卫生的总支出。

       进入2012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酵和中国经济的减速,中国钢铁产量增速锐减,导致进口铁矿石供需形势发生了根本逆转。

       中国国际期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铁矿石3.67亿吨,价格震荡下跌,跌幅达到9.1%;截至2012年7月20日,中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量,已达到9852万吨的高位。

       短期看,铁矿石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而且正在加剧。

       而从长期看,数年来中国海外铁矿石的苦心布局,也开始逐渐进入收获期。据了解,河北钢铁参股加拿大阿尔德隆公司的矿山预计2015年可以初步投产,每年将带来权益矿(65.5%磁铁烧结精粉)近800万吨;四川汉龙集团澳大利亚Mbalam项目预计于2014年开始生产,届时将形成每年3500万吨的产能;中铝集团非洲杜芒铁矿项目,虽然前期遭遇挫折,“但2015年左右也将形成千万吨级产能;尽管铁矿石价格连续走弱,但中铝依然将优先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从长期看,铁矿石供过于求的格局也已初步显现”,李新创介绍称,中国有29个海外投资铁矿石的项目,目前各有困难,但“预计2015年左右,部分中国海外权益矿将初步形成近亿吨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