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球团矿>> 资讯详情

中国铁矿石谈判“补时期”表情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1970-01-01

     6月30日,传统国际铁矿石谈判的“Deadline”。按照惯例,若双方此时仍未就“年度价格”达成一致,一方有权选择解除“长期协议合同”。

  但中国的铁矿石谈判,已经历了两个月的“加时赛”,仍僵持不下,再度补时,开创了国际铁矿石谈判的先例。

  在中国铁矿石谈判的最后时刻,中钢协、中国钢企、国际矿商、国内矿商等诸多利益相关方,有着不同的“表情”。信心充足者有之,观望静待者有之,神情倦怠者亦有之。

  6月3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部主任陈先文表示,铁矿石谈判还在继续,中钢协依然坚持此前公开表明的立场,即,长协价应该在2008年的价格基础上下降40%以上。

  此前不久,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仍表示:“主动权在我们手里。今年,中国对铁矿石的实际进口需求,最多不会超过4.5亿吨,而市场供应超出需求达1-2亿吨。谁给我们的条件好,我们就买谁的。”这意味着,中钢协已经做好了达不成“长协合同”、转向现货市场的准备。

  力拓CEO艾博年近日已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客户需要,我们也愿意走‘现货定价’”,但淡水河谷首席执行官Roger Agnelli上周称,中国转向现货市场不是明智选择。

  而对中国大型钢企来说,“长协矿的降幅越大,当然越好”,但如果不能达成长协合同,改走现货交易,它们亦有担忧。

  “铁矿石谈判,主要就是谈供需双方的长期性计划。三大国际矿商都非常希望有明确的生产计划;当然,中国钢厂也要对市场环境、矿种搭配等心中有数。”河北钢铁集团副总经理田志平说。

  在田志平看来,“目前的长协机制,还是应该继续坚持的。走现货、采取指数定价方式,这个方向不是不可行。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能够采集令人信服的信息,指数化定价的基础工作还未完成,现货交易还不能接受。”

  而曾被中钢协寄予厚望、实现“供应替代”的国内铁矿石生产商,目前仍处于观望状态。由于生产成本较高,中国铁矿石生产商的生存境遇,很大程度上倚仗于国际矿价的支撑。

  6月30日,一位河北矿业界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按照现在这个价格,国内矿山如果生产,那是稳赔的。必须要消耗完目前的高成本矿库存,矿山开工率才有恢复的可能。况且,钢厂以外矿为主,那么大的港存外矿,哪个国内矿敢大量生产?”据其透露,目前,河北省仍有80%的矿山停产。

  “如果我们为支持与外矿谈判而生产,国内矿的损失由谁来补贴?”这位人士称,“别忘了,国内很多矿山也是国有或集体矿山,背负的社会责任也很大。”

  中国铁矿石谈判出路何在?成功谈下40%的降幅,接受此前日韩钢企与力拓达成的33%的降幅,或者谈判破裂改走现货交易?

  “其实,还有第四条道路可选。”田志平6月30日对本报记者表示:“那就是在33%和40%之间,作出一个具体的选择。这样,僵持的双方都有台阶下”,“我认为,再过一小段时间谈判就会有结果了,这是双方的需要。”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型民营钢厂负责人则对本报记者称:“我估计,谈下来的希望不大。说实话,3月份以来,钢价一直往上走,中小钢企的利润都挺好。”

  与中方谈判立场形成悖论的,正是不断上涨的钢市。6月30日,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已比5月末上升2.7%,近3个月首次出现环比增长,大多数钢材品种价格都呈回升走势。

  这位民营钢厂负责人称:“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都有共识,我们也知道出口环境很糟糕,但是产品依然旺销。我实在看不懂这个市场。”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