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深入开展,加强废钢铁加工行业管理,规范废钢铁加工行业生产经营行为,积极推进废钢铁供需衔接,提高集约化加工经营水平和废钢铁加工质量,加强废钢铁产业规模化、现代化,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精料入炉,促进废钢铁加工行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要求,工信部组织起草了《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并于7月31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
根据《准入条件》,新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年废钢铁加工能力必须在15万吨以上;到2014年底,改造、扩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年废钢铁加工能力应达到10万吨以上。
废钢铁是钢铁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料
在全球范围内,主流的钢铁生产流程可以分为高炉-转炉(长流程)、电炉(短流程)和直接还原铁流程。2010年,高炉提供的生铁占到在全球钢铁生产炉料供应量(16.2亿吨)的63%,废钢铁占到33%,而直接还原铁只占到4%。
由此可见,高炉-转炉(长流程)是当今钢铁生产工艺的主流。无论是长流程还是短流程,废钢铁都是主流钢铁生产工艺中不可或缺原料。将废钢铁作为冷却剂添加到转炉的主要目的是准确调整转炉终点温度,另外还可以起到调节转炉钢合金成分的目的。
据BIR(BureauofInternationalRecycling)统计,2010年,全球钢铁冶炼消耗废钢铁达到5.3亿吨,然而由于各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的废钢资源禀赋和生产工艺的差异,吨钢废钢铁用量很不相同。中国大陆的吨钢废钢铁用量不足140公斤,而土耳其的吨钢废钢铁用量超过850公斤。
另外,在正常情况下,全球每年生产钢铁铸件(包括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和铸钢)接近8,000万吨,基本上消耗废钢铁7,000多万吨,也是一个重要废钢铁消费领域。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中国大陆的钢铁铸件产量达到3,1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6%。
废钢铁在电炉(短流程)炼钢的成本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以日本炼钢生产技术为例,假设电炉(短流程)炼钢不添加生铁和直接还原铁的情况下,利用电炉短流程炼钢时,废钢铁、电力、铁合金和石墨电极分别占到吨钢可变成本的80%、6%、5%和2%(2011年)。而利用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时,在吨钢可变成本中,铁矿石、焦煤、废钢铁、高炉熔剂、铁合金分别占到43%、25%、13%、6%和6%(2011年)。由于长流程炼钢涉及到大量的铁矿石和煤炭运输,物流成本的占比较高,对钢厂的原燃料物流管理要求很高。不过,长流程炼钢过程中生成的能源和副产品可以再利用(比如负能炼钢),减少了长流程钢厂对电力的依赖。
如果考虑到人工、折旧和利息等相对不变的成本因素,废钢铁、电力、铁合金和石墨电极分别占到电炉(短流程)炼钢完全成本的75%、7%、5%和2%(2011年)。同样地,铁矿石、焦煤、废钢铁、高炉熔剂和铁合金分别占到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完全成本的33%、19%、10%、5%和4%。
2011年初以来,电炉(短流程)炼钢的吨钢可变成本比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高出10%以上。电炉炼钢可以利用夜晚电价相关低廉的时候进行生产,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电炉短流程的吨钢固定资产投资低,吨钢折旧和与固定资产投资相伴的利息支出也相对较低。
而且,高炉-转炉(长流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在产能过剩的市场环境下,投资收回期较长。具体来看,近期通过发改委审批的宝钢湛江项目和和武钢防城港项目的吨钢投资额都接近7,000元/吨。相比这下,已经投产的东北特钢大连基地的吨钢投资额只有5,200元/吨。即使考虑通胀因素和特殊钢厂可能也配有一定规模的高炉生产铁水,电炉(短流程)项目的吨钢投资额也还是具有相对的优势。
由于全球范围内废钢资源的紧缺,整体而言,电炉(短流程)钢厂的吨钢可变成本要高于高炉-转炉(长流程)钢厂的吨钢可变成本。但是,北美地区的废钢铁资源丰富,短流程和长流程钢厂的盈利状况差异不是很大。
国内废钢铁资源稀缺,废钢铁价格相对较高,对电炉钢厂的盈利影响较大。以国内宽厚板生产商舞阳钢铁的采购额结构为例,2009-9M11,废钢铁和电力分别占到原燃料采购额的68%和14%。由于成本处于高位,而且产品结构的缺陷,钢厂的盈利情况不佳。
目前来看,限制我国电炉钢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废钢铁资源禀赋不足,废钢铁回收利用和加工配送体系还需要逐步建设和完善,而且工业用电价格方面也不具备优势。具体来说,我国的工业用电价格要比美国来得高,但是比日本要低一些。顺便提及,我国的居民用电价格却明显低于日本的居民用电价格,而且比美国的水平还要低。
电炉(短流程)炼钢的环保效果明显
根据环保部2006年7月3日发布,并于同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提供的技术和能耗指标来看,电炉钢厂(短流程)的可比能耗(kg标煤/t钢)要比钢铁联合企业(长流程)的可比能耗低200kg标煤/t钢,能效提高25%-30%。而且二氧化硫排放量很少,具有明显的环保效果。因此,中长期而言,鼓励发展电炉炼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目标。
废钢铁的来源分类
从理论上讲,废钢铁的来源大致可以归结为折旧性废钢铁和生产性废钢铁两大类。按照行业来源分类,折旧性废钢铁包括工业废钢铁、农业废钢铁、基建业废钢铁、铁路废钢铁、矿山废钢铁、民用废钢铁和军用废钢铁等。生产性废钢铁主要包括,1)使用钢材的制造业终端所产生的边角余料,和2)钢厂自产的返回废钢铁。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自产返回废钢铁量趋于减少。此外,废钢铁进口贸易是对国内废钢铁供给的重要补充,对废钢资源稀缺的国家而言也是一个重要来源。
2010年,在全球废钢铁供给量中,钢厂内部自产废钢铁(ownarisings/circulatingscrap)达到1.9亿吨,占到粗钢产量的13.5%。钢厂外购的生产性废钢铁(processscrap)和折旧性废钢铁(capitalscrap)分别为1.1亿吨和2.3亿吨(即全球废钢铁采购量达到3.4亿吨)。钢厂的废钢铁来源三项合计达到5.3亿吨,钢厂内部和外购的生产性废钢铁合计占到全球废钢铁供应量的57%。总体而言,2005-2010年,全球废钢铁采购量占到废钢铁使用量的63%-64%。
国内折旧性废钢铁供应量增多是大势所趋
在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房屋、建筑物的最低折旧年限是20年,生产设备的最低折旧年限是5-10年。不同行业的生产设备折旧年限差别很大,但是总体而言,房屋和建筑的折旧年限在30年以上,而通用设备和专业设备的折旧年限也普遍在10-15年。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期的折旧性废钢铁供给量与10-30年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品产量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1、前期投资高速增长决定了后期折旧性废钢铁供应量增加
折旧性废钢铁供给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上的钢铁产量情况。换句话说,折旧性废钢铁产量具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行业特征。我们的基本判断是,进入"十三五"期间,国内废钢铁供应量会有非常明显的增加。
自2002年以来,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基本上持续保持在18%以上的高位,工业总产值实际增速基本上也在18%以上震荡(除了2009年和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处于高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过去10年里也在高速增长。2015-2020年之后,过去10年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产品产量的高速增长必然会带来折旧性废钢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
2、报废汽车是折旧性废钢铁的重要来源之一
值得重点探讨的是,海外经验显示,报废汽车是非常重要的废钢铁来源。2002-2011年的10年间,国内载客汽车拥有量年度增速基本上保持在20%以上。如果参考交通运输工具中客车的折旧年限(20-30万公里)来计算,按年行驶里程2万公里来推算,一辆载客汽车的使用寿命可能是10-15年。因此,大致从2015年开始,来自国内报废载客汽车的废钢供应量会有明显增加。如果政府进一步出台鼓励淘汰落后汽车的政策,并且加大回收报废汽车的力度,来自报废汽车的废钢铁产量年均增长20%以上不是没有可能。
国内载货汽车拥有量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密切相关。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推动载货汽车拥有量增长处于高速。载货汽车的折旧年限相对较长(50万公里),但是由于载货汽车的使用强度较高,使用寿命可能只有10年。从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带动载货汽车销量扩张的情况来看,2020年前后来自国内报废载货汽车的废钢铁供应量可能会有爆发式增长。
其实,2002-2011年期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保持在20%左右甚至更高的水平,在10-20年之后,前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扩张必然会带来折旧性废钢铁供应量明显增加,废钢铁行业自然而然就进入到了的高速成长期。
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2030年国内汽车产销量有望达到4,500-5,000万辆,国内汽车拥有量达到7.6亿辆。其中载客汽车人均拥有量有望达到0.44辆,略高于美国当前的乘用车人均注册量(0.43辆),而日本当前的乘用车人均拥有量大约是0.32辆。即使不同专家对于国内汽车产销量到2030年时的预测存在明显的差异,鉴于我国2011年的载客汽车人均拥有量仅有0.055辆,未来国内汽车产销量的上升潜力仍然非常巨大。
我们认为,基于汽车拥有量,按照7%的年报废量来测算,到2030年,国内汽车报废量将超过5,000万辆,汽车用钢循环利用率将超过100%,而2011年的汽车报废量还不到700万辆,汽车用钢循环利用率仅有36%。
3、海运市场持续低迷倒逼船舶拆解量上升
全球海运行业的发展与全球经济增长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初和80年代初,全球遭遇了两次明显的经济衰退,全球船舶闲置量在20世纪80年代明显上升,同步出现了1970年以来全球第一波船舶拆解高峰期。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海运市场处于相对低迷期,推动形成了全球第二波船舶拆解高峰期。进入到21世纪,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海运费价格创历史新高,全球海运市场景气度高涨,船舶闲置量和拆解量都处于低位。
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海运行业的基本面一落千丈,运能严重过剩,船舶闲置量和拆解量再次大幅上升。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明朗,运价长期居于低位的可能性较大。
我们认为,全球很有可能迎来自1970年以来持续时间较长的第三波船舶拆解量高峰期。船舶拆解对废钢铁行业而言是利好消息,船舶拆解提供了大量优质废钢铁资源。有些从船舶上拆解下来的钢材甚至只需要重新轧制就可以"变废为宝",这种情况在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的拆船产业链中较为普遍。
废钢铁国际贸易规模巨大
据WorldSteelAssociation公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球废钢铁国际贸易量超过了1亿吨,其中废钢铁进口量达到1.047亿吨,废钢铁出口量达到1.045亿吨(因统计口径的原因,进出口量存在差额)。欧盟是全球最大的废钢铁进出口贸易地区,进出口贸易量占到全球贸易量的30%-40%。由于废钢铁资源地区分布的极度不均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废钢铁资源丰富,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废钢资源相对匮乏。
全球主要的废钢铁净输出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和南非等,而主要的废钢铁输入国家和地区包括土耳其、韩国、中国大陆、台湾、印度、埃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欧美和日本是废钢铁的净输出地,而中东、韩国、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是废钢铁的净输入地。
在废钢铁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产品是不锈废钢。全球每年的不锈废钢出口量超过500万吨,主要的出口来源地是西欧、北美和亚洲。2010年,不锈废钢国际贸易量达到不锈钢材国际贸易量36%的水平。北美和东欧每年的不锈废钢出口量甚至要超过不锈钢材出口量。
1、美国和日本是全球重要的废钢铁出口国
日本钢铁产量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步入平台期。同时,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废钢铁净输入国转变成为废钢铁净输出国。相比之下,美国曾经是全球第一大产钢国,废钢铁资源积蓄量丰富,很早以前就已经是废钢铁的净输出国。
美国废钢铁出口量的波动与美元指数的走势存在较大的关联度。当美元相对主要贸易货币贬值的时候,美国国内的废钢铁价格优势显现,废钢铁出口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反之亦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元兑美元汇率基本上110左右震荡,汇率环境相对稳定,日本国内的废钢铁出口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震荡走高趋势。因为全球废钢铁资源紧缺,日元升值对日本废钢铁出口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美国的废钢铁出口流向比较多元化,土耳其是美国废钢铁的最大买家,占美国废钢铁出口量的20%以上,但东亚市场(中、韩和日)作为一个整体占到美国废钢铁出口量的40%以上,其次,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缺乏废钢铁资源,也从美国大量进口废钢铁(占美国出口量的15%以上)。与美国相比,日本废钢铁出口主要流向东亚地区,韩国和我国基本上各占了日本废钢铁出口量的50%。
2、欧盟内部的废钢铁贸易往来频繁
欧洲也是重要的废钢铁国际贸易地区,但是欧盟区内的废钢铁贸易比重较大。德国、英国和法国都是废钢铁出口大国。意大利之所以区别欧盟其他主要产钢国(比如德国、英国和法国等)是废钢铁的净输入国的主要原因是,意大利电炉钢产量占比接近70%,而德国和英国的电炉钢产量占比只有20%-30%,而法国的电炉钢产量占比在40%附近。虽然意大利的电炉钢产量占比高,但是意大利在工业用电价格方面并没有优势,明显高于日本和美国等国家。
3、世界范围内限制废钢铁出口的政策趋多
在国际市场上,俄罗斯曾经是重要的废钢铁出口国。但是,随着俄罗斯淘汰平炉设备,同时电炉钢产能不断上升,废钢铁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地位持续提升。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主要产钢国也加入到了限制废钢铁出口的行列之中。据OECD统计,全球大约有30个国家和地区明确限制废钢铁出口,限制出口的措施大致包括出口关税、出口配额甚至是出口禁令。
来源: 证券导刊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