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9月钢价一路下滑以来,国内的焦炭价格一直较为弱势,而今年6月以后更是呈现加速下跌的态势,国内各大主要焦炭产区一片萧条,限产、停产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焦炭价格究竟为何屡跌不止呢?三季度内焦炭又能否展开绝地反击呢?
21世纪初的10年,曾经是焦炭行业的黄金时期,在国内钢铁行业产能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国内焦炭量价齐升。然而,自去年9月以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萎靡不振、铁路基建的大幅减少以及制造业的快速下滑,国内钢材价格一路下跌,而焦炭作为炼钢炼铁的主要原料之一自然也不能幸免。在钢价不断下跌导致钢企利润缩水严重甚至亏损的情况下,钢企为降低成本在采购焦炭时均采取压价举措,而目前在国内,钢厂尤其是大型钢厂在与焦企的谈判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焦企被迫无奈只能接受价格一路走低的现实。据富宝监测平台的数据显示,2011年9月,国内二级冶金焦均价最高尚在1976元/吨,而一年后的今天,二级冶金焦的均价已滑落至1398元/吨,跌幅达到29.3%。钢价跌则焦炭跌,这已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
此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此轮下跌行情中,炼焦煤的下跌幅度明显小于焦炭。据富宝资讯跟踪的数据显示,2011年4月国内炼焦煤均价为1533元/吨,而冶金焦均价为1919元/吨,两者价差386元/吨,而时至今日,炼焦煤与冶金焦价差已缩小至250元/吨,由此可见,焦企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多数焦企处于微利或亏损的边缘。
在焦炭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限量保价无疑成了焦企的选择。事实上,自今年6月以来,焦企限产停产的情况在不断增多,甚至因亏损严重导致破产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焦炭在产量已经得到限制的情况下仍跌跌不休呢?
根据统计,今年1-7月,国内焦炭总产量为26064万吨,而2011年的这个数据为24723万吨,同比增长5.4%,国内焦炭产量上的数据似乎与主产区停产检修不断增多的情况有所矛盾。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几个传统焦炭产出大省产量并没有明显增加,1-7月,河北、山西、山东三省焦炭产量为11364万吨,相比于去年同期仅上升1.96%。国内焦炭产量的主要增长点是在西北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铁路的高速建设解决了当地焦炭增产容易运输难的问题,当地的焦炭随着铁路运力的快速提高能迅速转运到东部沿海等焦炭消耗较大的地区,这也无形中刺激了当地对于焦炭产业的开发力度。今年1-7月,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5个西北省份焦炭总产量为3012万吨,同比增长20.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这些地区的焦炭产量与传统几个产焦大省尚有差距,但在焦炭需求日渐萎靡的今天,这些地区快速增加的产量无疑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直接导致了焦炭价格无法得到有利支撑。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国内生铁产量为39134.5万吨,同比增长3.8%,仍处于历史高位,意味着焦炭的下游需求依然不弱。然而,同期国内焦炭产量的同比增速略高于生铁,按照国内大型钢厂的标准,一吨生铁所需焦炭量大致在0.45-0.5吨左右,今年1-7月冶炼生铁所需焦炭量估计值约在1.8亿-2亿吨,而其总产量则超过2.6亿吨,焦炭供过于求状况较为明显,这也导致其港口库存量曾一度向历史高位攀升,虽然近期港口库存已稍有回落,但整体来看仍处于相对高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供应国,特别是90年代以后欧盟及美国考虑到经济及环保因素焦炭产量逐年减少后,我国焦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之比逐年增加,至2011年,我国焦炭总产量已达4.28亿吨,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60%以上,我国焦炭的出口量已是影响国际焦炭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但是自今年以来,我国焦炭的出口量却始终处于低谷,今年1-7月,我国焦炭出口总量为69万吨,同比大幅下滑73.6%。同时,自今年8月20日起,焦炭的出口税率将由25%上调至40%,出口税率的大幅上调将导致我国焦炭在出口时在价格上处于弱势地位,虽然有消息称这一税率将在明年年初取消,但短期40%关税的实行将给焦炭的出口带来进一步的打击,加之按照惯例,每年二季度是焦炭出口的高峰期,下半年出口量则会逐渐减少,预计年内我国焦炭出口难有起色。
综合考虑,目前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焦炭港口库存仍处于高位,但近期已有下降的趋势,但考虑到由于钢价的持续下跌,焦炭价格仍将遭到钢厂的打压,即使主产区焦企采取限产保价措施,但西北地区高速扩张的焦炭产能仍使得焦炭总产量继续保持增长,加之焦炭出口的高额关税致使其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这一切均将对后期焦炭走势产生不利影响,预计9-10月份国内焦炭市场价格仍将承压下行。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